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怜愚诗四十二首·其二十八》
《怜愚诗四十二首·其二十八》全文
明 / 宋应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繁华寂寞转轮间,热闹场中莫久顽。

闻道盛唐云锦队,回头兵火破潼关。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的《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其二十八。诗中以繁华与寂寞的对比,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世事无常的洞察。

首句“繁华寂寞转轮间”,描绘了世间繁华与寂寞交替更迭的景象,如同车轮般不断循环。繁华象征着一时的兴盛与辉煌,而寂寞则代表了繁华后的空虚与冷清。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人生与社会的无常,也暗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从兴起到衰落,从繁华到寂寞。

次句“热闹场中莫久顽”,劝诫人们在热闹的场合中不要停留太久,以免沉浸于表面的繁华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提醒,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表面繁荣的同时,不应忘记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后两句“闻道盛唐云锦队,回头兵火破潼关”,将话题转向历史,提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与云锦队的比喻相呼应,形象地描绘了那个时代艺术与文化的辉煌。然而,紧接着的“回头兵火破潼关”则迅速转折,展示了历史的残酷与无情。兵火象征着战争与灾难,潼关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其被攻破意味着国家的动荡与衰败。这两句通过历史的兴衰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与稳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繁华与寂寞、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宋应星

宋应星
朝代:明   字:长庚   籍贯:奉新(今属江西)   生辰:公元1587—约1666年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江右民系,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猜你喜欢

题道院二首·其二

草色琅玕逼两楹,早阴才过午阴清。

斜阳又送西轩影,一就移床待月生。

(0)

题子昂马图

奔腾骏骨云路长,萧洒神鬉风露凉。

沙场春牧草肥雨,野徼秋嘶枫陨霜。

三关战士黄金甲,五陵侠客红丝缰。

朝羁暮络祇肠断,华山烟树遥苍苍。

(0)

秋江感

澄净秋江一舸轻,不堪踪迹乐平生。

西风两鬓山河在,落日满船鸿雁声。

村酒尚存黄阁醉,短檠犹照玉关情。

料应今夜怀乡梦,残月萧萧月二更。

(0)

题秋暮山行图

乱山嵂崒争清妍,寒林寂历相绵联。

人閒黄尘千万丈,一点不到山林边。

秋光淡薄秋气爽,浮云积翠何葱芊。

高风凄其脱木叶,向来面目仍增娟。

江流一曲抱山麓,孤舟斜日栖江湍。

行人何适来,负担腰膂?。荦确石头路,蹇驴鞭不前。

人家前涂渺何许,望之不及忧悁悁。

问公何从得此本,笔势髣髴营丘传。

我本山中人,见之心惘然。

崁■历落真可笑,对画题诗思昔年。

(0)

题耕牧图

幽人薄世味,耕牧山之阴。

自抱村野姿,常怀畎亩心。

行行南山歌,落落《梁甫吟》。

挂书牛上角,挥锄瓦中金。

饱饭黄昏后,力田春云深。

四体勤树艺,三生悟浮沈。

巢父世高尚,德公人所钦。

伊人去已远,高风邈难寻。

抚卷空叹息,俯仰成古今。

(0)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其二

銮江镇上双江洲,大船解缆荒洲头。

挂帆蔽空搥鼓发,白浪卷雪风萧飕。

故山三日忽到眼,恍忽天上飞骅骝。

向来归兴有如此,今日送子心悠悠。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