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寂寞转轮间,热闹场中莫久顽。
闻道盛唐云锦队,回头兵火破潼关。
繁华寂寞转轮间,热闹场中莫久顽。
闻道盛唐云锦队,回头兵火破潼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的《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其二十八。诗中以繁华与寂寞的对比,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世事无常的洞察。
首句“繁华寂寞转轮间”,描绘了世间繁华与寂寞交替更迭的景象,如同车轮般不断循环。繁华象征着一时的兴盛与辉煌,而寂寞则代表了繁华后的空虚与冷清。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人生与社会的无常,也暗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从兴起到衰落,从繁华到寂寞。
次句“热闹场中莫久顽”,劝诫人们在热闹的场合中不要停留太久,以免沉浸于表面的繁华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提醒,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表面繁荣的同时,不应忘记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后两句“闻道盛唐云锦队,回头兵火破潼关”,将话题转向历史,提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与云锦队的比喻相呼应,形象地描绘了那个时代艺术与文化的辉煌。然而,紧接着的“回头兵火破潼关”则迅速转折,展示了历史的残酷与无情。兵火象征着战争与灾难,潼关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其被攻破意味着国家的动荡与衰败。这两句通过历史的兴衰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与稳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繁华与寂寞、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
乱山嵂崒争清妍,寒林寂历相绵联。
人閒黄尘千万丈,一点不到山林边。
秋光淡薄秋气爽,浮云积翠何葱芊。
高风凄其脱木叶,向来面目仍增娟。
江流一曲抱山麓,孤舟斜日栖江湍。
行人何适来,负担腰膂?。荦确石头路,蹇驴鞭不前。
人家前涂渺何许,望之不及忧悁悁。
问公何从得此本,笔势髣髴营丘传。
我本山中人,见之心惘然。
崁■历落真可笑,对画题诗思昔年。
幽人薄世味,耕牧山之阴。
自抱村野姿,常怀畎亩心。
行行南山歌,落落《梁甫吟》。
挂书牛上角,挥锄瓦中金。
饱饭黄昏后,力田春云深。
四体勤树艺,三生悟浮沈。
巢父世高尚,德公人所钦。
伊人去已远,高风邈难寻。
抚卷空叹息,俯仰成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