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里牵舟面面山,虔州十八是平滩。
征鸿不逐随阳伴,万里孤鸣月夜寒。
浪里牵舟面面山,虔州十八是平滩。
征鸿不逐随阳伴,万里孤鸣月夜寒。
这首明代诗人徐威的《舟次均州》以舟行江上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路旅行图景,同时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浪里牵舟面面山”,开篇即展现了一幅波涛汹涌、船只在激流中艰难前行的画面,山峦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喻着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虔州十八是平滩”一句,通过数字“十八”强调了旅途中的变化,从险峻到相对平稳的过渡,暗示了诗人经历的艰辛与最终找到一丝宁静的心境转变。
“征鸿不逐随阳伴,万里孤鸣月夜寒”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征鸿,即远行的大雁,它们不随群飞,独自在月夜发出凄厉的叫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以及在旅途中面对孤独与挑战时的坚韧与坚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韦曲冠盖里,鲜原郁青葱。
公台睦中外,墅舍邻西东。
驺驭出国门,晨曦正曈昽。
燕居平外土,野服参华虫。
疆畎分古渠,烟霞连灌丛。
长幼序以齿,欢言无不同。
忆昔全盛时,勋劬播休功。
代业扩宇内,光尘蔼墟中。
慨息多永叹,歌诗厚时风。
小生忝瓜葛,慕义斯无穷。
贡士去翩翩,如君最少年。
綵衣行不废,儒服代相传。
晓月经淮路,繁阴过楚天。
清谈遇知己,应访孝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