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衰世意,皎皎一凌霜。
爱我不嫌白,怜人秖自芳。
幽怀如有寄,孤放若为狂。
但到春深处,悠然思共长。
非关衰世意,皎皎一凌霜。
爱我不嫌白,怜人秖自芳。
幽怀如有寄,孤放若为狂。
但到春深处,悠然思共长。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在霜雪中独立开放的形象,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其孤独处境的同情。诗中的“非关衰世意,皎皎一凌霜”两句,直接点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独立开放的特性,暗示了梅花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接下来,“爱我不嫌白,怜人秖自芳”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无论梅花的颜色如何,都得到了诗人的喜爱与怜惜,这种情感超越了表面的美丑,更深入到了梅花内在的芳香与品质。
“幽怀如有寄,孤放若为狂”这两句则描绘了梅花在幽静环境中独自绽放的情景,既有孤高的姿态,又似乎带着一丝狂放的意味,这种矛盾的描述,既表现了梅花的独立与坚韧,也体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最后,“但到春深处,悠然思共长”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长久陪伴的期待,以及在春天深处与梅花共同成长的愿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对孤独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
我从东蓼来,水竹遂幽讨。
崎岖至于六,获见文殊老。
文殊方外友,僧门素称宝。
平生首肯处,可嗣布禅皓。
寤寐思棒喝,邂逅得倾倒。
何妨萃高人,坐上识吾葆。
会胜索枝撑,得师恨不早。
勉为云山留,未可止中道。
山祇不爱宝,倾写白玉霙。
秋阳正炎赫,喷薄争清明。
我疑石韬玉,白虹贯岩泓。
源源自何来,万古风雷声。
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
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
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
浮沉苦海中,欲出无端涯。
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
作诗三百篇,劝戒仍嘲嗤。
觉此未觉者,当下成牟尼。
此意亦良厚,柰何人罕知。
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
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