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沸鸡笼山下林,浔阳曾记尺馀深。
濯鲜瀹卵非予事,清暑攘寒盖我心。
物态漫劳私暧暧,灵源当信匪今今。
簿书汨没尘埃久,附骥何时遂涤襟。
泉沸鸡笼山下林,浔阳曾记尺馀深。
濯鲜瀹卵非予事,清暑攘寒盖我心。
物态漫劳私暧暧,灵源当信匪今今。
簿书汨没尘埃久,附骥何时遂涤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开篇“泉沸鸡笼山下林,浔阳曾记尺馀深”两句,通过对泉水与山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似乎在回忆过去某个时刻对这片景色的印象。
接下来的“濯鲜瀹卵非予事,清暑攘寒盖我心”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事持一种超然的态度。"濯鲜瀹卵"指的是不沾染尘世的污秽,而"清暑攘寒"则是对季节变化的一种内心体验,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物态漫劳私暧暧,灵源当信匪今今”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漠视,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坚守。"物态"指的是万事万物的状态,而"灵源"则是心灵深处的泉水,象征着纯净的精神源头。
最后,“簿书汨没尘埃久,附骥何时遂涤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忙世事的回顾,以及对未来可能到来的清洁自我的期待。"簿书"是积累的书籍,而"附骥"则是一种比喻,表示着与尘世完全脱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纯净的一种生活态度。
南国求良牧,中朝辍谏官。
君恩偏念远,臣节岂辞难。
骑影过梅岭,溪声上赣滩。
曲江宜访古,韶石好凭栏。
诗景缘情远,民心逐政宽。
衰翁寻旧分,为致葛洪丹。
大夏尧遗俗,汾河汉豫游。
今随龙驾往,还属雁飞秋。
天行肃辇路,日驭翼华辀。
朝乘六气辩,夕动七星旒。
谷静禽多思,风高松易秋。
远林才有色,遥水漫无流。
京华佳丽所,目极与云浮。
但睹凌霄观,讵见望仙楼。
锁门皆秀发,鸳池尽学优。
待君草封禅,东山观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