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不到琼花底。蝶梦空相倚。今年特地趁花来。
却甚不教同醉、过花开。花知此恨年年有。
也伴人春瘦。一枝和泪寄春风。
应把旧愁新怨、入眉峰。
去年不到琼花底。蝶梦空相倚。今年特地趁花来。
却甚不教同醉、过花开。花知此恨年年有。
也伴人春瘦。一枝和泪寄春风。
应把旧愁新怨、入眉峰。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向子諲的《虞美人·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词作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无情变迁的感慨。
“去年不到琼花底”一句直接点出了词人的遗憾,未能到达那遥远的地方与心中的爱人相会。紧接着,“蝶梦空相倚”则描绘出一种虚幻且无奈的情境,仿佛在梦中也只能依靠蝴蝶的轻触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
“今年特地趁花来”表达了词人此刻终于到达了那个地方,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却甚不教同醉、过花开”的失望,似乎美好的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逝去,而自己却无法与之共饮长醉。
接下来的“花知此恨年年有”透露了词人对这种重复的遗憾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花开花落,岁月更迭,但那份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哀伤,却是每个春天都无法摆脱的。
“也伴人春瘦”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时候,但在词人的笔下,却成了与孤独和哀愁为伴的季节。
最后,“一枝和泪寄春风。应把旧愁新怨、入眉峰”则以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结束了这首词。一枝花作寄托,泪水随着春风飘散,似乎在诉说着那些积压已久的哀愁和新的怨恨,都化作了眼前这一片花海之中。
总体来看,这首《虞美人》通过对花事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现实不能重返过去的深切哀愁。
百年鼎鼎三去一,百事不能能执笔。
规天抚地愿未毕,坐废一万二千日,徒费精神了无益。
手携诗卷行天涯,百事不成成者诗。
诗能穷尔尔不知,可怜除夕复祭之,有脯在俎酒在卮。
梅花一笑回春姿,弄笔尚自吟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