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穴潜幽通海潮,璇宫突兀插云霄。
三千世界诸天近,百二山河故国遥。
寥落偏城连谷口,荒凉古寺倚山腰。
溪南可款门脩竹,何况丁宁已见招。
龙穴潜幽通海潮,璇宫突兀插云霄。
三千世界诸天近,百二山河故国遥。
寥落偏城连谷口,荒凉古寺倚山腰。
溪南可款门脩竹,何况丁宁已见招。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仙境般的自然风光,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情思念。
“龙穴潜幽通海潮”一句,以龙穴比喻隐秘之处,形象地表达了山水之间的神秘联系,海潮则暗示着广阔无垠。紧接着,“璇宫突兀插云霄”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璇宫指的是仙宫,突兀形容其宏伟,插云霄则是对仙境高耸入云的生动写照。
“三千世界诸天近”表明诗人所处之地与神话中的三千世界相连,仿佛可以触手可及。接着,“百二山河故国遥”一句,诗人通过对百二山河的提及,流露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
“寥落偏城连谷口”描绘了一种边塞孤独之感,而“荒凉古寺倚山腰”则是对一处荒废古寺的生动描述,倚山而立,给人以萧瑟凄清之感。
最后,“溪南可款门脩竹”写出了溪水之旁,门前竹影婆娑,亲切可爱的情景。而“何况丁宁已见招”则是对丁宁的邀请表示欢迎,似乎在说,即便不需多言,已经感受到对方的诚挚邀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仙境的描绘,以及对故土和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超脱凡尘、追求高洁以及对远方亲友深厚情感的主题。
小筑百年计,雅志几人成。
乱山深处,烟雨面面对萦青。
巾屦方安吾土,花木仍供真赏,邻有阮嵇生。
岁月抛身外,尘事更无营。鸟知归,云出岫,两忘情。
从渠华屋,回首烟草吊颓倾。
何似生涯才足,敧枕南窗北牖,醉梦落樵声。
更喜濯缨处,门外一江清。
张氏母袁称寿星,生绍兴庚申今有百五龄。
子孙耕稼食可饱,女妇纺织衣称情。
白发既脱生黑发,耳目聪明长步行。
五朝皇帝恩广大,一老平时身太平。
乡里皆庆喜,县官问姓名。
阖门漏屋下,上诣县官厅。
太夫人之面可识,太夫人之堂可升。
即前再拜问起居,谢官下念田里氓。
尊高年以长其长,凡为人子沸欢声。
洛阳儿女惜花残,认得愁痕入黛峦。
夜雨正惊春冉冉,晴风欲堕玉珊珊。
一诗自直连城璧,千叶谁分径尺槃。
烦与丁宁留醉在,窗绡深掩护轻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