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国清化人示寒山》
《国清化人示寒山》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

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

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

浮沉苦海中,欲出无端涯。

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

作诗三百篇,劝戒仍嘲嗤。

觉此未觉者,当下成牟尼。

此意亦良厚,柰何人罕知。

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

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óqīnghuàrénshìhánshān
sòng / wángzhīdào

shīcóngtiāntáiláishìshī

kāibiānwèilèijiāo

fēnfēnshìjiānrénwàngjuézhěshuí

chénhǎizhōngchūduān

hánshānshípángguānwèixīngbēi

zuòshīsānbǎipiānquànjièréngcháochī

juéwèijuézhědāngxiàchéng

liánghòunàirénhǎnzhī

shīchíguóqīngjiùyúntáng

zèngyánānyòngliáobàosuǒ

注释
天台:古代名山,佛教圣地。
一集诗:一本诗集。
涕泪:眼泪。
迷妄:迷惑,失去理智。
浮沉苦海:比喻人生的艰难困苦。
牟尼:佛教中的佛陀。
国清钵:国清寺的食具,象征僧人的生活。
贻:赠送,给予。
翻译
跟随天台山的导师,他展示给我一本诗集。
还未翻开阅读,我就已泪流满面。
这纷繁世间的人们,又有谁能真正醒悟呢?
在苦海中浮沉,想要摆脱却无边无际。
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他们旁观而感到悲伤。
他创作了三百篇诗歌,既有劝诫也有讽刺。
想唤醒那些未觉醒的人,让他们立刻成为觉悟者。
这心意深厚无比,为何世人却鲜有理解。
导师手持国清寺的饭碗,想要解救云堂的饥饿。
赠言又有何用?只能姑且以此回报他的馈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国清化人示寒山》。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佛法的尊崇和向往,以及对世间迷妄之人的悲悯。

“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这里,“天台”指的是佛教中的天台宗,或许是指某位高僧从该宗派而来。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师傅所传承的佛法诗歌的敬仰和期待。

“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诗人的情感十分真挚,即使还没有开始阅读这份珍贵的诗作,就已经被深深地打动,以至于热泪盈眶。这表明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厚感情。

“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诗人感慨于世人沉迷,而真正能够觉醒者却寥寥无几。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于众生苦难的悲悯之心。

“浮沉苦海中,欲出无端涯。”诗人用“苦海”比喻世间之苦,表达了想要摆脱这些苦难却又找不到出口的无奈与困顿。

“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这里的“寒山”和“拾得”都是佛教高僧的名字。诗人通过他们的故事,体会到佛法的奥义,从而引发了深深的悲悯之情。

“作诗三百篇,劝戒仍嘲嗤。”这表明了诗中蕴含着对众生的劝诫和慈爱,但却往往遭到世人的嘲笑和不屑一顾。

“觉此未觉者,当下成牟尼。”这里的“觉此”指的是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而“未觉者”则是那些还没有醒悟的人。诗人希望这些人能够尽快获得解脱,成为像牟尼(即佛陀)那样的大智者。

“此意亦良厚,柰何人罕知。”诗人的心意是善良而深厚的,但却难以为世人所理解和接受。

“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这里“国清”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净土信仰,“钵”则是僧侣乞食时使用的器具。诗人表达了师傅想要通过佛法来拯救世人的愿望。

“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言辞能够得到安稳和善用的回应,以此作为对师傅恩泽的微薄回报。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风雨驻太湖作茶池亭记又诗四绝·其三

紫极遥从直北望,板舆劳役楚天长。

八千里路平分里,不为君亲有底忙。

(0)

赠方文坡还青阳

野鹤孤云何所耽,桑弧蓬矢是儿男。

有身本自联家国,无位何尝缺赞参。

浩浩风尘来冀北,飘飘身世返江南。

应知门下多咨决,为道真传不在谈。

(0)

自警八首·其一

猛省吾忧那可宽,仅从弥月对君欢。

沉疴始蓄三年艾,萌糵犹寻十日寒。

朱火炽然秋顿改,玄冥瞥尔岁将残。

兴言欲藉同心力,一拟挥戈日未阑。

(0)

化成寺对雨

一雨妨游屐,萧然自化成。

墙披苍藓合,谷概白云平。

涧急遥传响,峰连岂辨名。

骤随鸣磬韵,细逐讽经声。

檐卜居然长,池莲未便倾。

飘飏浑搅梦,登眺不胜情。

天柱应全暗,金沙想半盈。

晚晴山更碧,佛日透林明。

(0)

五夜词·其三

微雪初销绮陌尘,河桥月色净如银。

踏歌声逐香风远,多少遗钿堕翠人。

(0)

喜蚊勉儿辈二首·其一

怪我贪眠似困蒙,怜君唤醒主人翁。

雷声入耳尘缘悟,尽在乾坤大觉中。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