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书迟报已惊神,不分龙公巧障人。
倾倒从头悭涩雨,破除当面艳阳春。
有园未赏阴连屋,无地言归水拍津。
报道纤埃归洞壑,本来山色任横陈。
捷书迟报已惊神,不分龙公巧障人。
倾倒从头悭涩雨,破除当面艳阳春。
有园未赏阴连屋,无地言归水拍津。
报道纤埃归洞壑,本来山色任横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喜晴(其一)》,通过对雨后放晴的欣喜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情趣的细腻体验。首句"捷书迟报已惊神"以比喻手法,将晴天的到来比作紧急文书的迟到,表达了诗人对于久雨初晴的意外惊喜。接下来的"不分龙公巧障人",将龙王拟人化,暗示雨神故意阻挠,如今终于放晴,显露出诗人对天气转变的感慨。
"倾倒从头悭涩雨"形象地描述了雨后的积水慢慢消退,"破除当面艳阳春"则直接赞美阳光明媚,春天的气息重新显现。诗人接着写到"有园未赏阴连屋,无地言归水拍津",表达了对未能及时欣赏园中阴雨景色的遗憾,以及对归途被雨水阻碍的无奈。
最后两句"报道纤埃归洞壑,本来山色任横陈",诗人以尘埃回归大地,山色依旧横陈,寓意雨过天晴后的清新与宁静,也暗含着人生如常,万物皆有其规律的道理。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大国修聘礼,亲邻自此敦。
张旃事原隰,负扆报成言。
西过犯风露,北指度轘辕。
交欢值公子,展礼觌王孙。
何以誉嘉树,徒欣赋采蘩。
四牢盈折俎,三献满罍樽。
人臣无境外,何由欣此言。
风俗既殊阻,山河不复论。
无因旅南馆,空欲祭西门。
眷然惟此别,夙期幸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