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藻祈明德,倚棹息岩阿。
忽听晨鸡曙,非复楚宫歌。
闲阶薙宿荠,古木断悬萝。
帷堂寂易晚,桴鼓自相和。
盛祀流百世,英威定几何。
蘋藻祈明德,倚棹息岩阿。
忽听晨鸡曙,非复楚宫歌。
闲阶薙宿荠,古木断悬萝。
帷堂寂易晚,桴鼓自相和。
盛祀流百世,英威定几何。
这首诗是江总的《卞山楚庙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诗中通过描绘楚庙的静谧与古朴,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先祖功德的崇敬。
"蘋藻祈明德,倚棹息岩阿":开篇即刻画出楚庙幽深肃穆的景象。蘋藻(一种水生植物)与倚棹(船桨靠岸)构成一幅停泊于古庙前的宁静画面,显示了诗人对这处所的敬畏之心。
"忽听晨鸡曙,非复楚宫歌":这里交代了时间和声音。晨鸡的啼叫打破了夜的沉寂,同时也提醒着读者,这里曾经是古楚国都城的繁华之地,而今已物是人非,只剩下遗迹。
"闲阶薙宿荠,古木断悬萝":诗人通过描写庙前空旷的台阶和野草丛生,以及古树上缠绕着藤萝,渲染出一派荒凉与岁月沧桑。
"帷堂寂易晚,桴鼓自相和":帷堂(庙宇内的厅堂)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安静,古代祭祀中使用的木制打击乐器——桴鼓,在无人之境自鸣作响,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盛祀流百世,英威定几何":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楚国先祖功绩的赞颂和敬仰,以及对其英勇气概所铭记的时长。这里的“盛祀”指的是丰厚的祭祀或供奉,“英威”则是对先人英明与威武的称颂。
整首诗通过对楚庙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远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