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陈则见寄》
《答陈则见寄》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何由慰远思,独咏寄来诗。

行路方难日,清秋欲尽时。

江多惊雁火,树少宿乌枝。

早晚如相见,应怜有鬓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jiàn
míng / gāo

yóuwèiyuǎnyǒngláishī

xíngfāngnánqīngqiūjìnshí

jiāngduōjīngyànhuǒshùshǎo宿niǎozhī

zǎowǎnxiāngjiànyìngliányǒubì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答陈则见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何由慰远思”直接抒发了无法直接安慰远方朋友的遗憾,只能通过吟咏对方寄来的诗作来寄托情感。接下来,“行路方难日”描绘了友人旅途的艰辛,暗示了他们共同面临的困境,而“清秋欲尽时”则寓言了时光流逝,增添了离别之感。

“江多惊雁火”以雁南飞的景象暗喻友人远离,而“树少宿乌枝”则以乌鸦少栖暗示环境的孤寂。最后两句“早晚如相见,应怜有鬓丝”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早日重逢,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因岁月流逝而增添的些许白发,流露出深深的关怀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杨柳枝十首·其一

行人头白柳条青。始恨春风不世情。

若有当时豪赌兴,长楸还试马蹄轻。

(0)

庆清朝·其一园夜坐凉,奉怀杨骈卿给谏

槛曲通云,溪流鉴月,相思不隔重城。

匡床散发,坐久人意忪惺。

一觉绿阴雨过,夜光如水簟如冰。

招凉处,圃亭似旧,换了虫声。

因羡赋归最早,解绣衣林下,野趣旋清。

莳花种术,老去何限关情。

莫是倦谭世事,眼前螳雀几堪惊。

文游近、甚时折柬,重斗吟觥。

(0)

临江仙

六曲阑干窗外语,小廔漏点催残。

重帏角枕五更寒。相逢成一笑,不语亦相关。

最是湔裙人去后,无憀长忆春山。

芸笺小字寄应难。遥知唫又断,幽恨上眉弯。

(0)

忆秦娥

住住住了何曾住。含情临去。迟迟未肯行。

花钿约指重重寄。叩叩潜通意。

何时消得阿侬一段痴。

(0)

解连环.次韵答钝子寄怀之作

卅年潦倒。值风吹潮卷,天荒地老。

几曾料、如此艰难,负万种情怀,一生襟抱。

苦苦辛辛,向故国、山河萦绕。

到如今收局,凤锁鸾囚,忧愁不了。旧事何堪重道。

似林青月黑,鬼哭天晓。

醒来时、独自思量,觉爱恋都空,韶华大好。

剩汝和高谓哀蝉,犹题寄、数联诗草。

剧悲歌、赏音寥落,解人茫渺。

(0)

月华清.水仙

汉月晕黄,沅云吹白,花与仙子同姣。

环佩珊珊,顾影嫣然含笑。

证前身、曾住蕊宫,又何事、人间轻到。谁料。

是谪完香债,业缘未了。

不怨美人迟暮,怨迭石搏沙,托根撩草。

梅后兰前,留得芳魂袅袅。

有许多、绿意红情,都化作、冰心雪貌。庯峭。

怕袜尘飘尽,春华又闹。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