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临风把酒卮,宜春台上送春归。
已看绿树阴阴静,犹有残花帖帖飞。
岁月任从随手过,功名未必与心违。
我缘客宦无常处,后会如今亦恐稀。
尽日临风把酒卮,宜春台上送春归。
已看绿树阴阴静,犹有残花帖帖飞。
岁月任从随手过,功名未必与心违。
我缘客宦无常处,后会如今亦恐稀。
这首宋诗《送春长句呈李泰伯》是祖无择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哲思。首句“尽日临风把酒卮”描绘了诗人整日对着清风饮酒,借酒消愁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离别情绪。接着,“宜春台上送春归”点明了季节变换,暗示着春光将逝,诗人站在宜春台上目送春天离去。
“已看绿树阴阴静,犹有残花帖帖飞”两句通过绿树成荫和残花飘落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去的凄美,展现了生命的更迭与无奈。诗人感叹岁月匆匆,即使“岁月任从随手过”,也难以挽留时光。
“功名未必与心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看法,认为追求功名并非一定要违背内心,暗示了他淡泊名利的态度。最后,“我缘客宦无常处,后会如今亦恐稀”揭示了诗人的漂泊生涯,感叹由于仕途不定,未来的相聚可能变得越来越少,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对春去的惋惜,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淡泊与豁达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