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韵·其二》
《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韵·其二》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竟日延荒寺,秋声不可歌。

磬中闻午至,石上见寒过。

野鸟心常肃,孤僧鬓已皤。

欲归情不尽,门外夕阳多。

(0)
注释
竟日:整天。
延:漫步。
荒寺:荒凉的寺庙。
秋声:秋天的声音(指哀鸣)。
歌:歌唱。
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午至:午时到来。
石上:石头上。
寒过:寒冷的气息经过。
野鸟:野外的鸟儿。
心常肃:心境常常庄重。
孤僧:孤独的僧人。
鬓已皤:两鬓已经斑白。
欲归:想要回去。
不尽:难以尽述。
门外:门外边。
夕阳多:夕阳余晖很多。
翻译
整天漫步在荒凉的寺庙周围,秋意的哀鸣无法用歌声表达。
午时的钟声从磬中传来,寒冷的气息仿佛从石头上掠过。
野外的鸟儿心境总是庄重,孤独的僧人两鬓已斑白。
想要归去的情感却难以尽述,门外的夕阳余晖正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荒凉寺庙中度过重阳节的情景。"竟日延荒寺",写出了诗人一整天都在这座破败的寺庙中度过,暗示了环境的寂静与孤寂。"秋声不可歌",通过秋日的萧瑟之声,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难以用歌声表达。

"磬中闻午至,石上见寒过",细致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午时的钟声从磬中传来,提醒着时光匆匆,而石上的寒意则暗示季节的变换,加深了孤寂之感。

"野鸟心常肃,孤僧鬓已皤",野鸟的鸣叫也显得庄重,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僧人的白发更增添了诗人孤独和年华老去的形象。

最后两句"欲归情不尽,门外夕阳多",表达了诗人虽然想离开,但心中的情感并未消减,反而被门外渐落的夕阳进一步触动,增添了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无尽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荒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沉浸于内心世界的心境。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赵昌画牡丹鹁鸽

雕阑玉砌旧承恩,轻吹凝香瑞霭温。

宫女传言妃子笑,笑看驯鸽出金盆。

(0)

题赵承旨墨竹

阊阖风来玉佩珊,洞庭秋入泪痕斑。

至元朝士今谁在?翰墨风流满世间。

(0)

题李息斋画竹·其三

笔端随意长清标,疏叶生风剪剪飘。

羸马城南看新笋,雨馀初散集贤朝。

(0)

西郊晚眺

远寺僧归日欲沈,无边桑柘起层阴。

牧童牛背閒横笛,却笑诗人马上吟。

(0)

吉州道中三首·其三

绿鬓难巢五老松,苍生深望一麾风。

春回补衮承平策,诗满腾云御史骢。

(0)

徐州

风雨飕飕涨碧澜,秋阴漠漠失前山。

舟人也学襄王梦,长在朝云暮雨间。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