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衡门病滞苏。力强犹可驾柴车。
少年狂望一时无。
清坐不堪肌起粟,高谈还喜唾成珠。
红裙痴笑雪如须。
春到衡门病滞苏。力强犹可驾柴车。
少年狂望一时无。
清坐不堪肌起粟,高谈还喜唾成珠。
红裙痴笑雪如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所作的《浣溪沙·其六》,从内容上看,诗人在描述自己春天到达衡门时感受到的身体不适和对生活的一种无奈。"力强犹可驾柴车"表明尽管身体虚弱,但仍旧能够勉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少年狂望一时无"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青春年华曾经的豪迈志向现在已不复存在的一种感慨。
"清坐不堪肌起粟,高谈还喜唾成珠"这一句,"清坐"意味着静静地坐在那里,但身体状况却使得诗人感到难以忍受,皮肤上长出了像粟米一样的疹子。尽管如此,他仍旧保持着高谈阔论的风度,口若悬河,仿佛自己的唾沫都能变成珍珠一般。
最后两句"红裙痴笑雪如须"则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如同初冬轻雪般纷飞的秀发,她笑容迷离,宛若痴呆。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身体衰弱与精神状态不济之间的矛盾心理,同时也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和个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文赋早知名,君今陆士衡。
真能辨龙鲊,未可忘莼羹。
剩喜脩途辟,深防俗目惊。
时闻黄耳信,缓步取公卿。
万古天冠地屦身,画师游戏恐非真。
父生师教成何事,甘作蓬头跣足人。
淘漉沟源筑野塘,满坡烟草卧牛羊。
今年且喜输官办,豆荚繁多粟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