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萧萧鼓角风,草枯木落雁横空。
每逢九日不胜感,垂近七旬无奈穷。
螃蟹今年犹未有,茅柴我辈亦堪中。
篱边瘦菊青如粟,已胜芙蓉万朵红。
暮雨萧萧鼓角风,草枯木落雁横空。
每逢九日不胜感,垂近七旬无奈穷。
螃蟹今年犹未有,茅柴我辈亦堪中。
篱边瘦菊青如粟,已胜芙蓉万朵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暮雨萧萧鼓角风”中,“暮雨”、“鼓角风”共同营造出一种秋末的萧瑟气氛,给人以凉意浓重之感。
接着,“草枯木落雁横空”则更进一层,草木凋零,野鸭飞过寥廓苍穹的天空,凸显了秋季的荒凉和孤寂。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哀愁。
“每逢九日不胜感”一句,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每当到重阳节时,他都不能控制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此处九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长寿喜庆之象,反衬出诗人目前的孤独与感慨。
“垂近七旬无奈穷”则是诗人自述己身年迈,已接近古代所谓的七十高龄,却仍旧生活在困顿之中,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
“螃蟹今年犹未有,茅柴我辈亦堪中”两句,通过对螃蟹(即螃蟹出没不定)与茅柴(贫民燃料)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生活困顿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隅。
最后,“篱边瘦菊青如粟,已胜芙蓉万朵红”中,瘦菊在篱笆旁自生自长,其淡雅之色反而超越了华丽的芙蓉。这既是对自然界中平凡之物的赞美,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简单之美所持有的肯定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天萧瑟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哀愁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中平凡美好的一种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