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韦判官归蓟门》
《送韦判官归蓟门》全文
唐 / 于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桑乾归路远,闻说亦愁人。

有雪常经夏,无花空到春。

下营云外火,收马月中尘。

白首从戎客,青衫未离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éipànguānguīmén
táng /

sānggānguīyuǎnwénshuōchóurén
yǒuxuěchángjīngxiàhuākōngdàochūn

xiàyíngyúnwàihuǒshōuyuèzhōngchén
báishǒucóngróngqīngshānwèishēn

注释
桑乾:指桑乾河,代指远方的故乡。
归路:回家的路途。
愁人:使人感到忧愁。
常经夏:意即雪持续整个夏天,形容地方苦寒。
无花:没有花朵开放。
空到春:直到春天依然如此,没有生机。
下营:扎营,安营扎寨。
云外火:形容营地之高,似乎在云层之外。
收马:收拢马匹,指结束一天的行程或战斗。
月中尘:月光下的尘埃,形容环境的荒凉寂静。
白首:白头发,指年老。
从戎客:参军的人,指战士。
青衫:古代指低级官员或读书人的衣服,这里指军人的制服。
未离身:一直穿着,未曾脱下,表示长期征战未归。
翻译
返回桑乾的道路遥远,听说此事也让人忧愁。
这里终年积雪,即使夏天也不例外,没有花开的景象,直到来年春天仍是如此。
晚上在云外扎营,可见火光,战马在月光下扬起尘土,收队回营。
满头白发的从军之人,至今还穿着那件青色的衣衫,未曾脱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戍边将士的归途之景,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战争生活的无奈。开篇"桑乾归路远,闻说亦愁人"表达了归心似箭的深切情感,其中“桑乾”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而“愁人”则是因为离别之苦。

接着"有雪常经夏,无花空到春"一句,不仅写出了边塞严寒的气候特征,更通过雪落在夏季和无花的春天,隐喻了战争带来的荒凉与生命的枯萎。雪在夏天是异常之景象,而春天本应百花盛开,却只剩下空寂,这些都是对边地生活的冷酷写照。

"下营云外火,收马月中尘"则描绘了军营生活的艰辛和忙碌。夜晚营火在云端闪烁,而收拾战马时甚至需要在月光下扬起的尘土中行走,这些细节展现了边塞将士们日常的劳顿与孤寂。

最后"白首从戎客,青衫未离身"一句,则是对这位老将军的一种致敬。他的头发已经变白,而他依旧穿着战袍,这不仅显示了他的忠诚和坚守,也映射出战争岁月中人生的苍茫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将士生活的刻画,传达了一种深沉的边塞情怀,以及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于鹄

于鹄
朝代:唐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猜你喜欢

偈四首·其三

寒雨细,朔风高。吹沙走石,拔木鸣条。

(0)

火星岩

郡古时和诤讼销,使君乘兴忽相招。

画船载妓游岩寺,红旆摇风过野桥。

就石开樽偎树脚,拨云策杖上山腰。

鸣驺未许归城去,更望寒林隔□遥。

(0)

偈八首·其四

有手脚,无背面。明眼人,看不见。天左旋,地右转。

(0)

华藏木榔栗,等闲乱拈出。

不是不惜手,山家无固必。

点山山动摇,搅水水波溢。

忽然把定时,事事执法律。

要横不得横,要屈不得屈。

(0)

皖伯台前送别时,桃花如锦柳如眉。

明年此日凭栏看,依旧青青一两枝。

(0)

乙巳岁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书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内成十诗奉寄·其三

三月春才过,君当始到官。

朱袍烂红日,白发未盈冠。

喜静心长在,耽诗性最欢。

应从下车始,便起作题端。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