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茆亭傍涧阿,两峰前后郁嵯峨。
看山恰彀支颐卧,问字何妨载酒过。
甃石路回青嶂合,钩帘窗度白云多。
登临不爽清秋约,预遣家僮扫薜萝。
小结茆亭傍涧阿,两峰前后郁嵯峨。
看山恰彀支颐卧,问字何妨载酒过。
甃石路回青嶂合,钩帘窗度白云多。
登临不爽清秋约,预遣家僮扫薜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居山林的生活情趣与雅致。诗人谢迁在山中新建了一座茅亭,靠近溪谷,两座山峰环绕其后,显得峻峭而神秘。他在这里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无论是倚靠山石静观山景,还是邀请友人携酒来访,都充满了闲适与乐趣。
诗中的“看山恰彀支颐卧”,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状态,仿佛山景正好支撑起他的头颅,让他得以舒适地躺卧欣赏。而“问字何妨载酒过”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友情的珍视,即使是在饮酒谈天中,也不忘探讨学问,交流思想。
“甃石路回青嶂合,钩帘窗度白云多”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小径与云雾缭绕的景象,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神秘。而“登临不爽清秋约,预遣家僮扫薜萝”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与对自然环境的精心照料,预示着他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有着期待,并提前安排好迎接客人的准备工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也体现了他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山居生活场景。
君是故乡人,同作他乡住。
同来不同返,惆怅临分处。
手把长干花,回望长洲树。
恐起忆家心,愁题送君句。
秋江水冷无人渡,群鸥忍饥愁日暮。
白头来往似渔翁,心思捕鱼江水中。
眼明见鱼深出水,复恐鱼惊隐芦苇。
须臾衔得上平沙,鳞鬣半吞犹见尾。
江鱼食尽身不肥,平生求饱苦多饥。
却猜人少忘机者,海上相逢不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