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旱历三时,天运失其道。
河中飞尘起,野田无生草。
一餐重丘山,哀之以终老。
君无半粒储,形影不相保。
炎旱历三时,天运失其道。
河中飞尘起,野田无生草。
一餐重丘山,哀之以终老。
君无半粒储,形影不相保。
这首诗名为《咏史》,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玄所作。诗中描绘了炎旱连年,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民生之苦。开篇“炎旱历三时,天运失其道”点明了主题——长时间的酷热干旱,打破了自然界的正常运行规律。接着“河中飞尘起,野田无生草”形象地展现了干旱导致河流干涸、田野荒芜的景象,揭示了自然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
“一餐重丘山,哀之以终老”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艰难,即使是一餐饭也显得如此沉重,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哀叹。最后,“君无半粒储,形影不相保”则直接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干旱灾害面前的无助与绝望,他们不仅粮食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难以维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同情。傅玄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其作为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