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静周庐夕,营门角起愁。
不须三弄彻,对月泪先流。
杨柳飘还合,梅花落未休。
乡心已无限,何必在边州。
风静周庐夕,营门角起愁。
不须三弄彻,对月泪先流。
杨柳飘还合,梅花落未休。
乡心已无限,何必在边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的《闻角》,描绘了夜晚军营中的情景。"风静周庐夕",以宁静的夜风和军营的静谧开始,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营门角起愁",通过营门口传来的号角声,直接引出了诗人的愁绪。
"不须三弄彻",意味着不必等到角声吹完,诗人的心已经被触动,情感已经溢出。"对月泪先流",借月光渲染了思乡之情,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
"杨柳飘还合,梅花落未休",通过杨柳随风摇曳和梅花不断飘落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即使在异乡,这些熟悉的景物也让他无法忘怀。
最后两句"乡心已无限,何必在边州",直接抒发了诗人无尽的乡愁,表达了他对于远离故乡的无奈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即使身处边疆,这份思乡之情也无法削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角声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