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筐山栗因人惠,数十禅僧论腊归。
剥后更疑滩石嫩,炊来方及暮云肥。
吞津香过云门饼,笑月携过弹子矶。
数载辛勤插桐叶,疏钟鸾影尚依微。
一筐山栗因人惠,数十禅僧论腊归。
剥后更疑滩石嫩,炊来方及暮云肥。
吞津香过云门饼,笑月携过弹子矶。
数载辛勤插桐叶,疏钟鸾影尚依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中分赠山栗给诸子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生活情趣。首句“一筐山栗因人惠”,以“一筐”山栗开篇,暗示了赠物的珍贵与感恩之心,同时也引出了与人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接着,“数十禅僧论腊归”,将场景转向了禅僧,通过“论腊归”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与僧侣之间的深厚情谊。
“剥后更疑滩石嫩,炊来方及暮云肥。”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栗的美味与烹饪过程的美妙。剥开山栗时的惊喜,仿佛触碰到了细腻的滩石,而煮熟后的山栗,香气四溢,如同傍晚的云彩般丰盈,既是对食物美味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
“吞津香过云门饼,笑月携过弹子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食物的美好体验,山栗的香气仿佛超越了普通的云门饼,令人回味无穷;而月下与友人共享山栗的场景,更添了几分诗意与欢愉。通过“笑月”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数载辛勤插桐叶,疏钟鸾影尚依微。”这两句则转而表达了一种更为深远的情感。数载的辛勤劳作,如同插满桐叶的岁月,虽然辛苦,却也收获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疏钟鸾影尚依微”则以钟声与鸾鸟的形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流转,即使在忙碌与变迁中,内心仍能保持一份淡然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禅宗的智慧,既有对物质享受的赞美,也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五十年前禄重叨,病来非衒乞身高。
一经门户今空老,二顷田庐半不毛。
风飏茶烟萦素鬓,藓乘梅雨上绯袍。
馀光潦倒贪杯酒,适兴诗篇谢与陶。
明堂非一木,得地是良材。
公岂寻常辈,元无寸朽猜。
云何于匠氏,乃置此山隈。
忆自烦花县,徵行且柏台。
青蝇多浸润,赤骥顿徘徊。
仆御怜丞负,官僚喜尔来。
仁言恒利博,吏饰以儒该。
古直梅仙似,精忠信国培。
赋高伤二鸟,职举致千騋。
奏绩书应最,趋朝毂共推。
风云当简拔,盘错任剸裁。
星汉仙槎近,蓂墀晓荚开。
莫因高入步,浑忘旧衔杯。
忧鬓惊衰丑,遗经惜乱堆。
世家虽太史,俸秩假庸才。
恐老皆山郡,羞同不雨雷。
塞翁明得失,河上任迟回。
早晚三江去,鲈鱼觅四腮。
晚凉散步清阴下,一树古槐当广厦。
畦间雨过井水浑,墙上烟凝日光赭。
病来一月不朝参,名姓在朝身在野。
要知未许吾独閒,舍有閒僮厩閒马。
城中尘雾涨天高,披襟谁是同游者。
果然此日是匏翁,昨种苦瓜今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