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其三》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琵琶洲接海潮湾,东望烟花惨客颜。

蟹舍倾斜迷日月,军书旁午阻云山。

静看鸥鹭皆忘水,暗惜风尘忆闭关。

丛桂暂时羁绊少,清流濯足可寻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景象交织的画面。首句“琵琶洲接海潮湾”,以琵琶洲与海潮湾相连的景象开篇,暗示着一种连接与融合,仿佛是自然与人文的交汇点。接着,“东望烟花惨客颜”一句,将视线转向东方,烟花代表了繁华与美好,而“惨客颜”则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哀愁与复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蟹舍倾斜迷日月”描绘了一处破败的渔村景象,倾斜的房屋在日月交替中显得格外孤独与无助,隐喻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军书旁午阻云山”则转而描述战争的紧张与动荡,军书纷飞,云山遮蔽,象征着国家的不安与动荡。

“静看鸥鹭皆忘水”这一句,诗人通过鸥鹭忘却水中波澜不惊的场景,表达了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暗惜风尘忆闭关”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与对避世生活的怀念。

最后,“丛桂暂时羁绊少,清流濯足可寻閒”两句,诗人借由短暂的自由与清流洗涤之乐,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路傍曲

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0)

三闾大夫

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

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

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

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0)

秦中吟十首·其四伤友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

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

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

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独惨悽。

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

(0)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0)

自吟拙什因有所怀

懒病每多暇,暇来何所为。

未能抛笔研,时作一篇诗。

诗成澹无味,多被众人嗤。

上怪落声韵,下嫌拙言词。

时时自吟咏,吟罢有所思。

苏州及彭泽,与我不同时。

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

谪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向去二千里,诗成远不知。

(0)

晚兴

草浅马翩翩,新晴薄暮天。

柳条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立语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等闲消一日,不觉过三年。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