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洲接海潮湾,东望烟花惨客颜。
蟹舍倾斜迷日月,军书旁午阻云山。
静看鸥鹭皆忘水,暗惜风尘忆闭关。
丛桂暂时羁绊少,清流濯足可寻閒。
琵琶洲接海潮湾,东望烟花惨客颜。
蟹舍倾斜迷日月,军书旁午阻云山。
静看鸥鹭皆忘水,暗惜风尘忆闭关。
丛桂暂时羁绊少,清流濯足可寻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景象交织的画面。首句“琵琶洲接海潮湾”,以琵琶洲与海潮湾相连的景象开篇,暗示着一种连接与融合,仿佛是自然与人文的交汇点。接着,“东望烟花惨客颜”一句,将视线转向东方,烟花代表了繁华与美好,而“惨客颜”则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哀愁与复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蟹舍倾斜迷日月”描绘了一处破败的渔村景象,倾斜的房屋在日月交替中显得格外孤独与无助,隐喻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军书旁午阻云山”则转而描述战争的紧张与动荡,军书纷飞,云山遮蔽,象征着国家的不安与动荡。
“静看鸥鹭皆忘水”这一句,诗人通过鸥鹭忘却水中波澜不惊的场景,表达了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暗惜风尘忆闭关”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与对避世生活的怀念。
最后,“丛桂暂时羁绊少,清流濯足可寻閒”两句,诗人借由短暂的自由与清流洗涤之乐,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
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
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
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独惨悽。
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懒病每多暇,暇来何所为。
未能抛笔研,时作一篇诗。
诗成澹无味,多被众人嗤。
上怪落声韵,下嫌拙言词。
时时自吟咏,吟罢有所思。
苏州及彭泽,与我不同时。
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
谪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向去二千里,诗成远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