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湓浦月,一上九江城。
落日何萧瑟,濒年有甲兵。
草枯胡马瘦,山近夜猿清。
莫更频登眺,飘蓬客易惊。
行经湓浦月,一上九江城。
落日何萧瑟,濒年有甲兵。
草枯胡马瘦,山近夜猿清。
莫更频登眺,飘蓬客易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湓浦时所见的月夜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行经湓浦月”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月夜行舟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一上九江城”则点明了诗人到达目的地九江城,暗示了旅程的结束或新的开始。
“落日何萧瑟,濒年有甲兵”两句,通过描写落日的萧瑟景象和近年的战事,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里的“甲兵”不仅指实际的战争,也暗含着社会动荡不安的象征。
“草枯胡马瘦,山近夜猿清”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草木凋零,胡马瘦弱,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战乱的影响;山近处传来夜猿的哀鸣,更增添了凄清之感,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最后,“莫更频登眺,飘蓬客易惊”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忧虑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诗人劝诫自己不要频繁地登高远眺,因为作为漂泊的旅人,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而感到惊恐不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去年南顿月之日,白六来闻我母卒。
惊回泪断哭无声,仰睇皇天白日失。
仓卒翻疑前月书,书上平安谁所笔。
怜儿或恐儿心伤,儿归更绕何人膝。
濒危知复欲云何,未亲含殓凭谁说。
归来一恸儿今还,呼天不应心如割。
朝来浆酒陈应同,楸梧肃肃生灵风。
五子罗立独不见,灵魂应到东阿东。
我妻嫁我十年半,十日啼饥九无饭。
苦忆严冬一破裳,嫁衣鬻尽供炊爨。
年余饱暖抵几何,奄欻销沈魂已断。
肝摧隐痛弥留时,肠牵儿女泪被面。
流连知尔意无限,到头何日重泉见。
月来数女知何如,凄飙淅沥吹裳裾。
朝携祭榼缘青芜,秋坟呼母母则无,觅爷中夜声呜呜。
《中元旧县驿夜歌·其二》【清·梦麟】去年南顿月之日,白六来闻我母卒。惊回泪断哭无声,仰睇皇天白日失。仓卒翻疑前月书,书上平安谁所笔。怜儿或恐儿心伤,儿归更绕何人膝。濒危知复欲云何,未亲含殓凭谁说。归来一恸儿今还,呼天不应心如割。朝来浆酒陈应同,楸梧肃肃生灵风。五子罗立独不见,灵魂应到东阿东。我妻嫁我十年半,十日啼饥九无饭。苦忆严冬一破裳,嫁衣鬻尽供炊爨。年余饱暖抵几何,奄欻销沈魂已断。肝摧隐痛弥留时,肠牵儿女泪被面。流连知尔意无限,到头何日重泉见。月来数女知何如,凄飙淅沥吹裳裾。朝携祭榼缘青芜,秋坟呼母母则无,觅爷中夜声呜呜。
https://shici.929r.com/shici/i6wghj.html
环秀山前环秀寺,碧瓦连云树凝翠。
中有苍松百十株,栽从前代经千载。
郁葱灵气鬼神扶,来往行人风雨避。
俄传州守符牒来,役使梓匠凌崔嵬。
长绳倒曳斤斧斫,势震岩谷声轰雷。
一朝山容顿憔悴,各材劫尽空徘徊。
老僧感事悲且怒,欲叩天阊无路诉。
吟成七字辇下传,太息山门景非故。
老鹤归来失旧巢,苍龙化去迷烟雾。
大吏闻之愕且嘻,霜威凛凛白简驰。
畀兹三尺无佚罚,昭灼天道谁能欺。
由来仁民兼爱物,所赖彰瘅公无私。
迩来吏道日益靡,剥民脂膏类如此。
松遭剪伐不自言,民苦呻吟孰为理。
茁葭应为咏周诗,束湿宁当追《汉史》。
《伐松行》【清·彭启丰】环秀山前环秀寺,碧瓦连云树凝翠。中有苍松百十株,栽从前代经千载。郁葱灵气鬼神扶,来往行人风雨避。俄传州守符牒来,役使梓匠凌崔嵬。长绳倒曳斤斧斫,势震岩谷声轰雷。一朝山容顿憔悴,各材劫尽空徘徊。老僧感事悲且怒,欲叩天阊无路诉。吟成七字辇下传,太息山门景非故。老鹤归来失旧巢,苍龙化去迷烟雾。大吏闻之愕且嘻,霜威凛凛白简驰。畀兹三尺无佚罚,昭灼天道谁能欺。由来仁民兼爱物,所赖彰瘅公无私。迩来吏道日益靡,剥民脂膏类如此。松遭剪伐不自言,民苦呻吟孰为理。茁葭应为咏周诗,束湿宁当追《汉史》。
https://shici.929r.com/shici/sMCtYIG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