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雨初晴。秋清人更清。满吟窗、柳思周情。
一片香来松桂下,长听得,读书声。闲处卷黄庭。
年年两鬓青。佩芳兰、不系尘缨。
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
天净雨初晴。秋清人更清。满吟窗、柳思周情。
一片香来松桂下,长听得,读书声。闲处卷黄庭。
年年两鬓青。佩芳兰、不系尘缨。
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
这首词作是宋代文学家张炎的《南楼令·寿月溪》,属于婉约词派,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天净雨初晴。秋清人更清。满吟窗、柳思周情。" 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澈,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高洁品格和超然脱俗的情怀。
"一片香来松桂下,长听得,读书声。闲处卷黄庭。年年两鬓青。佩芳兰、不系尘缨。" 这部分词语中,“一片香”可能指的是梅花的香气,这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和纯洁。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显得非常投入,也反映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而“闲处卷黄庭”、“年年两鬓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修炼和长生不老的向往。“佩芳兰、不系尘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世俗,保持纯净本性的意愿。
"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 这两句则是在描绘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通过“对玉兔”这一典故(指古代传说中月宫里的玉兔)来强化这一主题。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精美绝伦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超然物外精神追求的深切感悟。
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
夔卨定求才济世,张雷应辨气冲天。
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
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
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
开颜且酌尊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
幸有眼前衣食在,兼无身后子孙忧。
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
闲游何必多徒侣,相劝时时举一杯。
博望苑中无职役,建春门外足池台。
绿油剪叶蒲新长,红蜡黏枝杏欲开。
白马朱衣两宫相,可怜天气出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