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齿晨兴秋院静,焚香冥坐晚窗深。
七篇真诰论仙事,一卷檀经说佛心。
此日尽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尘侵。
自嫌习性犹残处,爱咏闲诗好听琴。
叩齿晨兴秋院静,焚香冥坐晚窗深。
七篇真诰论仙事,一卷檀经说佛心。
此日尽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尘侵。
自嫌习性犹残处,爱咏闲诗好听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诗人在秋天的寂静院落中叩齿以唤醒内心的平静,然后焚香冥坐于深邃的晚窗前,这是一种典型的禅修状态。诗人的心灵世界中,同时容纳了道教与佛教的经典,七篇真诰探讨的是仙境之事,而一卷檀经则是说佛家的心法。
诗人通过这些精神修养,认识到以往对于外在世界的追求都是虚幻不实,而且自己的习性还带有未脱俗世的残留。因此,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自我批评,认为还有待于进一步净化和提升。
最后,诗人提到了“爱咏闲诗好听琴”,这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通过这些艺术形式来净化心灵、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是诗人内在修为和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