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户部李尚书挽诗·其二》
《户部李尚书挽诗·其二》全文
明 / 倪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几载班行接令仪,雄才真足辅明时。

任隆八座经纶地,恩荷三朝际遇时。

奏计频繁传恤典,发潜辉赫著丰碑。

迢迢欲致生刍意,极目嵩高有所思。

(0)
鉴赏

这首挽诗是对明代户部尚书李公的深情悼念与高度评价。诗中以“几载班行接令仪”开篇,赞颂了李公在官场中的卓越表现和高尚品德,与贤能之士并肩,为国家贡献良多。接着,“雄才真足辅明时”一句,直接点明李公的才能足以辅助明王朝,体现了对他的高度肯定。

“任隆八座经纶地”,描绘了李公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他如同掌管国家大政的栋梁之材,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恩荷三朝际遇时”,则表达了李公在三个皇帝的治下都得到了重用和赏识,体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深厚的政绩。

“奏计频繁传恤典,发潜辉赫著丰碑”,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李公在政治决策上的勤勉与智慧,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显著功绩,通过频繁的奏议和深谋远虑的决策,不仅赢得了朝廷的赞誉,也为后世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最后,“迢迢欲致生刍意,极目嵩高有所思”,以哀悼之情,表达了对李公逝世的深切哀痛和怀念。生刍一束,是中国古代哀悼逝者的一种传统方式,这里借以表达对李公的敬仰与怀念。同时,“极目嵩高有所思”,则寄托了对李公高尚人格和伟大功绩的无限追思,以及对其精神的永恒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李公生前事迹的回顾和赞美,以及对其逝世后的哀悼与缅怀,展现了对这位杰出官员的高度评价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德才兼备之士的崇高敬仰。

作者介绍
倪岳

倪岳
朝代:明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猜你喜欢

儗陶社九老歌

千春万秋等日月,盘古以后皆陈迹。

丙寅之岁上元前,无数梅花散芳泽。

元亭载酒皆胜流,酩酊大醉蓬茆宅。

十八人中半寿星,朱衣齐点寿阳额。

吾江名宿许伯清,沧洲领袖称诗伯。

大雅堂开刘尚书,骚人济济争浮白。

巍然陈氏万卷楼,当年时照晚霞赤。

吾家花萼负盛名,百五百十同振翮。

匏村砚北两诗钞,钱氏骚坛有专席。

竹林向秀古名贤,子孙大耐多得力。

云礽繁衍章全城,镌珉寿梓多刊刻。

漫园辟后更芜园,金昆玉友同风格。

东山孝感格天心,仁者先难终后获。

群贤门阀皆清华,而今都作郦泉客。

芳春淑景长优游,遐龄定届期颐百。

浮邱拍手洪崖笑,一切闲愁总消释。

走也携酒步后尘,称觞乐与永朝夕。

乔松古柏共长春,苍翠年年耸千尺。

小园诗社有雏形,增高继长诸贤责。

愿晋香山九老歌,敬祝勿以形为役。

(0)

癸丑浙闱奉调帘差因格于例,明经科未与考者凡五人出闱后,蒋颖生大令以闱中和中丞监临原韵七绝四首见示爰次韵感赋四首·其四

境想高寒月倍明,楼台七宝竞妆成。

剧怜天上清虚府,空署仙曹籍后名。

(0)

田家杂咏十二首·其五

多男到处蒙称福,巴望成丁却也难。

疗病愿为天赦犯,占庚乞解女伤官。

青蛙夜鼓梅天雨,黄犊晨犁麦气寒。

收数预知蚕豆好,春雷不动报平安。

(0)

长城

万里长城竟海横,欲为万世策安平。

早知二世亡秦业,悔为他人筑此城。

(0)

游穹窿山道馆

缓步上穹窿,峰峦如合掌。

石径曲萦回,一步一俯仰。

松际乱泉鸣,泉声答松响。

契坐危石间,人语忽变两。

松风扑面来,岚翠惬心赏。

山中无所有,但有山供养。

移步上云霄,宫殿兹宏敞。

神圣尽威严,道人多俗莽。

一笑出门来,贾勇奇峰上。

太湖三万顷,乘风发奇想。

落日湖山红,归舟荡双桨。

(0)

闰端阳

蒲酒重斟醉欲仙,鼓歌依旧竞龙船。

天中令节偏逢闰,只恨人无再少年。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