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复来,乾坤有常运。
达人体自然,百年付良酝。
静夜江有声,微云月生晕。
相逢且尽欢,得丧何须问。
冬去春复来,乾坤有常运。
达人体自然,百年付良酝。
静夜江有声,微云月生晕。
相逢且尽欢,得丧何须问。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自然界规律运行的景象,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顺应自然”的思想。诗人通过“达人体自然”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尊重。接着,以“百年付良酝”暗示人生如酒,需慢慢品味,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态度。
“静夜江有声,微云月生晕”描绘了一幅夜晚江面波光粼粼,月色朦胧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在此处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相逢且尽欢,得丧何须问”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相聚的珍惜和对过往得失的淡然态度。在相聚的时刻,尽情享受欢乐,对于过去的得与失,无需过多追问,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淡泊。
烈士生不遇,栖栖为旅人。
英魂死不没,凛凛为明神。
明神受帝命,庙食福我民。
牲酒何足言,压抑姑少伸。
火旱千里赤,与人下雷雨。
洚水不反壑,谈笑出平土。
善人锡之福,奸伪亦击汝。
岂若世上人,吞声气如缕。
黄茆持覆屋,溪石运作垣。
桑麻有馀地,家家养龙孙。
春雷初起蛰,切玉供盘餐。
一朝解风箨,叆叇苍云屯。
我来倚拄杖,恐是辟疆园。
千亩倘可致,封君何足言。
我欲游蓬壶,安得身插羽。
我欲隐嵩华,叹息非吾土。
会稽多名山,开迹自往古。
岂惟颂刻秦,乃有庙祀禹。
山形舞鸾凤,泉脉流湩乳。
家家富水竹,处处生兰杜。
方舟泛曹娥,健席拂天姥。
朱楼入烟霄,白塔临云雨。
修梁看龙化,遗箭遣鹤取。
茶荈可作经,杨梅亦著谱。
湖莼山蕨辈,一一难遽数。
终年游不厌,冰玉生肺腑。
诵诗有樵童,乞字到俚妪。
况复青青衿,盛不减邹鲁。
古诗三千篇,安知阙吴楚。
土风聊补亡,吾言岂夸诩。
篮舆晚绕湖,乐此新秋凉。
粉落竹方老,红凋荷更香。
天宇无纤云,仰视鸿鹄翔。
小楼久不登,抚槛悲慨慷。
浮生寄一梦,共尽无彭殇。
况我数月客,转眼促去装。
顾作儿女态,裴徊惜流光。
檐角迎夜月,林间送斜阳。
四年已五迁,终岁常遑遑。
安得一茆屋,归老樵风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