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身仙骨知何似,飘飘欲凌沧溟。
半岭松声,九天咳唾,吹下步虚清冷。鹤楼露警。
正花下泠泠,七弦不定。
唱入寒空,青山淡淡暮烟暝。
一生携几两屐,林泉无不好,苍翠横径。
彩笔春多,锦囊得远,凉院露萤低映。十年画省。
算闲了溪山,睡乡诗境。澹月疏帘,一丝丝挂影。
君身仙骨知何似,飘飘欲凌沧溟。
半岭松声,九天咳唾,吹下步虚清冷。鹤楼露警。
正花下泠泠,七弦不定。
唱入寒空,青山淡淡暮烟暝。
一生携几两屐,林泉无不好,苍翠横径。
彩笔春多,锦囊得远,凉院露萤低映。十年画省。
算闲了溪山,睡乡诗境。澹月疏帘,一丝丝挂影。
此诗《齐天乐·题揖峰游山诗草》由清代诗人顾光旭所作,描绘了一幅游山玩水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文人雅趣。
开篇“君身仙骨知何似”,以仙人之姿设问,引出游山者的超凡脱俗形象。接着“飘飘欲凌沧溟”一句,通过想象中的飞翔,展现了游者在山间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境界。随后,“半岭松声,九天咳唾,吹下步虚清冷”三句,以松涛、天籁、清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鹤楼露警”则引入了仙鹤这一意象,象征着高洁与脱俗,进一步强化了诗中人物的超凡脱俗之感。接下来,“正花下泠泠,七弦不定”描绘了游者在花丛中弹琴的情景,琴声与花香交织,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美。
“唱入寒空,青山淡淡暮烟暝”两句,通过歌声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表现了游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时间的流逝。最后,“一生携几两屐,林泉无不好,苍翠横径”四句,直接描述了游者的一生都在行走于山水之间,无论是林间小径还是泉水潺潺,都让他感到无比的愉悦和满足。
“彩笔春多,锦囊得远,凉院露萤低映”则展示了游者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游历,以及他善于捕捉美景、记录生活的才华。“十年画省,算闲了溪山,睡乡诗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以及对自然美景、诗意生活深深的热爱与向往。
“澹月疏帘,一丝丝挂影”以月光透过稀疏的窗帘,洒下斑驳光影的景象结尾,既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平静、淡泊心境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者在山水之间的自由、超脱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洛川三月鹎鵊鸣,游絮萦空尘不惊。
茸茸草色铺风软,点点杨花著水轻。
何处浮云度天末,不妨微雨破春晴。
江南有客增归思,怅望汀洲蘋芷生。
永日付悠悠,年华逝不留。
风声送残暑,云色淡新秋。
吾道倘有待,穷通宁遽忧。
朝来望清颍,一雁下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