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当姹女嫁丁郎。认得婴儿住癸房。
幸有甲田知出入,不无兑地做炎凉。
铅刀起处通神妙,汞剑开时仗慧钢。
杀却三尸阴鬼尽,一团红焰覆琼岗。
堪当姹女嫁丁郎。认得婴儿住癸房。
幸有甲田知出入,不无兑地做炎凉。
铅刀起处通神妙,汞剑开时仗慧钢。
杀却三尸阴鬼尽,一团红焰覆琼岗。
这首元代王哲的《瑞鹧鸪》是一首以道教修炼为主题的词。词中以炼丹术和八卦方位为象征,表达了修炼者追求长生与超脱的意蕴。
"姹女"和"丁郎"在道家炼丹中分别代表雌性和雄性元素,这里比喻修炼者对阴阳调和的追求。"婴儿住癸房"可能是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达到的某种境界,癸为水,象征深藏不露的智慧。
"甲田知出入,兑地做炎凉",甲为木,兑为金,象征着修炼者对自然规律的洞察和对世间冷暖的应对自如。
"铅刀起处通神妙,汞剑开时仗慧钢",铅和汞是炼丹中的重要元素,这里喻指修炼者的内省和智慧如剑,能够斩断烦恼,通达玄妙。
"杀却三尸阴鬼尽",三尸是道教中的恶鬼,此处表示修炼者通过修炼消除内心阴暗,达到心灵净化。
最后,"一团红焰覆琼岗",红焰象征真火,琼岗则可能是修炼者的内心或道场,整个画面描绘出修炼者内心的热烈与纯净。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炼丹修炼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峨一江夏公,所学醇乎醇。
一念不妄起,穆然见天真。
历官登四辅,清苦偃蓬门。
阿谁庸妄流,但以佛子论。
遭逢阳九灾,左席需丝纶。
大厦已不支,只手难救焚。
痛哭辞班出,老臣早致身。
江外妖氛满,江头苦雾屯。
浮尸蔽江下,孰与公骨尊。
合门从公歼,尤足妥公魂。
思宗五十相,历历可指陈。
哀㦲孙文忠,早丧一个臣。
南天继有公,并先鼎湖沦。
于今已百年,墨妙犹清芬。
公书虽末技,要复雅以驯。
砌里老仪部,旧为东阁宾。
晚节亦无沗,一恸随灵均。
我游笑读居,冉冉三十春。
每见必肃拜,谓足百世珍。
颓然老屋中,正气长烟煴。
《李氏笑读居题额乃江夏贺文忠公隶笔也甘谷拓之见贻敬赋五古以当跋尾》【清·全祖望】峨一江夏公,所学醇乎醇。一念不妄起,穆然见天真。历官登四辅,清苦偃蓬门。阿谁庸妄流,但以佛子论。遭逢阳九灾,左席需丝纶。大厦已不支,只手难救焚。痛哭辞班出,老臣早致身。江外妖氛满,江头苦雾屯。浮尸蔽江下,孰与公骨尊。合门从公歼,尤足妥公魂。思宗五十相,历历可指陈。哀㦲孙文忠,早丧一个臣。南天继有公,并先鼎湖沦。于今已百年,墨妙犹清芬。公书虽末技,要复雅以驯。砌里老仪部,旧为东阁宾。晚节亦无沗,一恸随灵均。我游笑读居,冉冉三十春。每见必肃拜,谓足百世珍。颓然老屋中,正气长烟煴。
https://shici.929r.com/shici/hMl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