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扶病移沧海,几度承恩对白花。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瓶开枸杞悬泉水,鼎鍊芙蓉伏火砂。
误入尘埃牵吏役,羞将簿领到君家。
今春扶病移沧海,几度承恩对白花。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瓶开枸杞悬泉水,鼎鍊芙蓉伏火砂。
误入尘埃牵吏役,羞将簿领到君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因病移居沧海,接受恩赐对着白花的境况。通过“扶病”和“承恩”,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不易与感激之情。诗中的“送客屡闻帘外鹊”表达了离别时的愁绪,声音从帘外传来,让人更加思念。而“销愁已辨酒中蛇”则展示了诗人通过饮酒暂时忘却忧愁,"酒中蛇"形象生动,暗示着内心的烦恼。
接下来的“瓶开枸杞悬泉水,鼎鍊芙蓉伏火砂”两句,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景象。其中,“瓶开枸杞”可能指的是室内外的植物景观,而“悬泉水”则是山间流动的清泉,透露出一股清新的意境。“鼎鍊芙蓉伏火砂”则形容了厨房中烹饪食物的情景,其中“鼎鍊”指的是古代煮饭用的锅,“伏火砂”则是锅下燃烧的柴火和灰烬,表现出家居生活的温馨。
最后两句“误入尘埃牵吏役,羞将簿领到君家”,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不适应和自卑之情。"误入尘埃"意味着无意中陷入了世间的是非,而“牵吏役”则是被官职牵绊,无法脱身。“羞将簿领到君家”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不能如愿以赴君家而感到羞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春天因病移居后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黄卷与晤对,日日有新闻。
青山不世情,时时有佳宾。
不动利害心,且无半迎勤。
自得地童乐,何须市朝纷。
种菊绕庭砌,黄花俟秋芬。
琴书便当归,免使思白云。
犂锄理荒秽,菽水娱朝昏。
此外何所慕,甘作耕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