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觉多情坐不眠,月光涵水水浮天。
橹声细与歌声协,又有西来夜泊船。
吟觉多情坐不眠,月光涵水水浮天。
橹声细与歌声协,又有西来夜泊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水面、橹声和歌声交织在一起的和谐画面,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首句“吟觉多情坐不眠”,点明了诗人因情感丰富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暗示了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的波动。接着,“月光涵水水浮天”一句,将月光与水面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夜景图,水面上映着皎洁的月光,仿佛整个天空都被倒映在水中,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橹声细与歌声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的氛围。橹声是夜晚水上行舟的标志,与远处传来的歌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情感的共鸣。这种声音的和谐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最后一句“又有西来夜泊船”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动态的色彩。夜泊的船只从西方缓缓驶来,打破了夜的寂静,也为这宁静的夜晚带来了新的期待和故事的可能性。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激发了读者对未知的好奇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昔余游天门,白榆正飘飖。
濯足银河水,惊飞乌鹊桥。
牵牛与织女,欲渡愁无聊。
相将忤上帝,谴谪离青霄。
骑鲸向东海,龙伯频招邀。
举足届五山,投竿连六鳌。
狂风鼓大壑,吹向西南郊。
青鞋曳布袜,濩落不得骄。
朅来三十载,食粟同曹交。
珠玑一万斛,散乱随尘坳。
猰㺄难共居,贪狼如猬毛。
苍蝇变白黑,鼠璞矜琼瑶。
回首望阊阖,双星正岧峣。
而我一何悲,偃伏同鹪鹩。
逝将脱尘网,天路长逍遥。
寄言夸毗子,役役徒为劳。
维中国,帝王所自立。欃枪遍郊原,天地黯无色。
天重开,地重辟。扶桑荧荧日月出。照八荒,烂九域。
芟夷祸难四海一。神龙夹助正统集。
帝悯边尘扰中国。
诏下大将军,达副将军遇春提兵九十六万,戈鋋甲胄如浮云。
命词臣濂草檄谕彼中华民。
长驱入河洛,壶浆箪食来成群。
天涯含泪染征尘,丧事连悲万里身。
几岁山居应惜老,三秋田税更忧贫。
独安蓬荜悬游子,每见亭台易主人。
翠壁放歌林屋晓,黄柑酿酒洞庭春。
花间杖屦閒无客,湖上风涛暗有神。
旧侣总非丘陇隔,自看月影倒纶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