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山南住,鸡声隔一峰。
片云长自合,明月有谁同。
柱杖鸣禽涧,开门落叶风。
新诗忽寄到,犹胜一相逢。
山北山南住,鸡声隔一峰。
片云长自合,明月有谁同。
柱杖鸣禽涧,开门落叶风。
新诗忽寄到,犹胜一相逢。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清幽的景色与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山北山南住,鸡声隔一峰”以鸡鸣之声作为背景,巧妙地将居住在山南北两侧的诗人与友人相隔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颔联“片云长自合,明月有谁同”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孤独感,云与月的对比,更显出了人间友情的珍贵。
颈联“柱杖鸣禽涧,开门落叶风”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柱杖声、鸟鸣声、溪涧流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图景。同时,这一联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尾联“新诗忽寄到,犹胜一相逢”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当收到友人的新诗时,诗人感到比面对面的相遇还要喜悦和满足。这不仅体现了诗歌交流在友谊中的重要性,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特理解,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形模虽入妇女笑,风味可解壮士颜。
寒蒲束缚十六辈,已觉酒兴生江山。
金欲百鍊刚,不欲绕指柔。
石羊卧荒草,一世如蜉蝣。
丝成蚕自缚,智成龟自囚。
竹箭天与美,岂愿作嚆矢。
匏枯中笙竽,不用系墙隅。
土偶与木偶,未用相贤愚。
革辙要合道,覆车还不好。
木讷赤子心,百巧令人老。
去年对月庐陵郡,醉留歌舞蹋金沙。
今年今夕千峰下,新磨古鉴动菱花。
寒藤老木被光景,深山大泽皆龙蛇。
西风为我奏万籁,落叶起舞惊栖鸦。
遥怜城中二三友,风流惯醉玉钗斜。
今夕传杯定何处,应无二十四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