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
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
蛟龙恐下然犀,风起浪翻如屋。
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
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
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
蛟龙恐下然犀,风起浪翻如屋。
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象。"苍波万顷孤岑矗",开篇即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水面之上,一座孤独的山峰耸立,犹如天竺仙境,给人以辽阔与超脱之感。"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运用神话传说中的金鳌形象,形容饮酒豪情,仿佛巨鳌在鲸吞江河,将江山的翠绿景色尽揽入胸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蛟龙恐下然犀",暗示下方深不可测的水域,可能隐藏着神秘力量,蛟龙都不敢轻易冒犯。接着,"风起浪翻如屋"描绘出风起时海浪翻腾的壮观场景,如同房屋般高大。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诗人以夕阳西下、船只任意穿梭的画面,寄托自己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希望能借此弥补平生所未尽的遗憾。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