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忘行役,船窗杂笑谈。
云烟收楚北,风雨渡江南。
鸟白山逾碧,螺青浪泼蓝。
天晴山寺现,微月上松龛。
客路忘行役,船窗杂笑谈。
云烟收楚北,风雨渡江南。
鸟白山逾碧,螺青浪泼蓝。
天晴山寺现,微月上松龛。
这首清代诗人陈遹声的《江行杂诗(其二)》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客路忘行役"表达了旅人沉浸在旅途中的忘我状态,可能是因为景色迷人或与同伴的交谈使疲劳暂时得以缓解。接下来的"船窗杂笑谈"进一步渲染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云烟收楚北,风雨渡江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从楚地到江南的行进过程,暗示了地理上的转换和气候的差异。"鸟白山逾碧,螺青浪泼蓝"两句运用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白色的鸟儿、碧绿的山峦、青色的海螺和蔚蓝的江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
最后两句"天晴山寺现,微月上松龛"以日落天晴后山寺的显现和松林中升起的微月,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也寓含着对未知目的地的期待和对禅意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行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和旅人的内心感受,展现出诗人对旅途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沈郎结庐吴山岑,平生读书多苦心。
更将绿绮徽黄金,七弦泠泠山水音。
我昔作官住吴下,曾见沈郎最潇洒。
葛巾长爱北窗闲,柴车懒入东林社。
亲戚何曾折简招,辄向花前倾盏斝。
莼菜频分碧碗羹,鲤鱼新熟芙蓉鲊。
一朝歘起登天衢,环佩珊珊摇翠裾。
广陵不作中散操,兰亭临得右军书。
却忆牙签三万轴,灯火幽斋隔修竹。
几回归梦逐西风,落月分明照秋屋。
抱琴客里时相访,琴中写得神人畅。
一片青山云渺茫,万里白鸥波浩荡。
他年致事归故林,飘然更赋还山吟。
白头抱孙椿树阴,教读旧书还鼓琴,嗟哉此乐超古今。
鸡喔喔兮扬翘,暾将出兮天宇高。
烟冥冥兮既敛,芳菲菲兮承条。
矫予游兮蓟门,睹佳气兮氤氲。
纷扶疏兮轮囷,忽眇眇兮无垠。
青帘兮绣箔,恍飞仙兮绰约。
吹竹兮弹丝,扬清声兮入寥廓。
倏回风兮度曲,披红芳兮骇绿。
渺佳期兮浩荡,照绮罗兮华屋。
鸟鸣兮交交,车辚辚兮驷骄,聊逍遥兮游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