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一叶轻舟泛太湖,西山来觅老僧居。

归家好为力生说,林底安闲是坦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以“一叶轻舟泛太湖”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悠远的意境之中。太湖的广阔与舟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

“西山来觅老僧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氛围。西山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着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栖息之所的追求。老僧的居所隐匿于山林之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积累。

“归家好为力生说,林底安闲是坦途。”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人认为,在林间安闲的生活,就是一条通向内心深处、通往真正自由与满足的道路。这里的“力生说”可能指的是对生活、修行或人生的感悟与分享,强调了通过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发现,可以找到生活的真谛和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内心世界探索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禅宗思想的韵味,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十六夜待月溪滨风露浩然宵中不寐

昨夜中秋月,高唐妒素娥。

凭谁脩玉户,未觉减金波。

练净前溪水,银侵左界河。

浩然风露爽,通夕祗长哦。

(0)

世子燕席索诗

乾坤气运会贞元,皓月腾空息瘴烟。

北阙星驰新诰命,南郊春转旧山川。

存诚乃可必事帝,保国无如是畏天。

光觐紫宸归化锦,山河带砺保千年。

(0)

途中阻雨

高云无急雨,飞洒如丝轻。

幽人动羁思,冒雨登归程。

风来晓烟乱,云破春山明。

眷言憩荒馆,我怀有馀情。

壶中载浊酒,饮罢还自倾。

酒尽兴不尽,关关山鸟鸣。

(0)

虞美人.次韵叶少蕴怀隐庵作

方壶小有人谁到。底事春知早。使君和气粲如花。

更筑百花深处、驻春华。云关远枕苕溪浅。

未放归怀展。看残红紫绿阴斜。

鸾凤干霄却上、玉皇家。

(0)

菩萨蛮

江城烽火连三月。不堪对酒长亭别。休作断肠声。

老来无泪倾。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

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

(0)

寄题翠樊亭

何郎爱山知贵目,不着芒鞋踏空谷。

诛茅结竹函丈间,坐揖崔嵬绕江绿。

我亦寻幽不惮远,半世一身随转毂。

峰峦过眼已成梦,南北空嗟髀消肉。

羡公登亭如历块,睥睨乾坤轻一芥。

春繁妩媚发奇姿,秋净孤高见真态。

固知静者自超诣,世上憧憧良足隘。

智愚何止三十里,咫尺须论百千界。

四时秀色供盘礴,笔下云烟醉中落。

雕锼苦欲觑天巧,造物有灵应作恶。

蓬莱方壶或上下,纷纷陵谷今非昨。

倘令夸子与霄遁,胸中赖有藏山壑。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