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冷霓裳。重谱红腔。修箫人爱月华凉。
吹得秦台仙梦暖,小凤雏凰。家国感沧桑。
满地斜阳。瑶天笙鹤散花忙。
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断生香。
法曲冷霓裳。重谱红腔。修箫人爱月华凉。
吹得秦台仙梦暖,小凤雏凰。家国感沧桑。
满地斜阳。瑶天笙鹤散花忙。
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断生香。
这首诗名为《卖花声》,是清代女词人吴藻所作。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婉与怀旧之情。"法曲冷霓裳"描绘了一种冷艳而华丽的音乐场景,可能指的是宫廷乐曲或古老的曲调。"重谱红腔"暗示着这些曲调被重新演绎,或许带有一种复古的韵味。
"修箫人爱月华凉",通过描绘修箫人在月光下吹奏,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意境,月光下的音乐显得格外悠长和清凉。"吹得秦台仙梦暖,小凤雏凰"则借用了秦台的典故,比喻音乐如同温暖的仙梦,唤起人们对美好过去的想象,如凤凰般高贵。
"家国感沧桑"四字,直接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兴衰、世事变迁的感慨,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满地斜阳"进一步渲染了凄美的氛围,夕阳西下,寓意时光流逝。
"瑶天笙鹤散花忙"运用了仙境般的意象,笙鹤在天空中忙碌地散播花香,象征着音乐的飘逸和空灵。"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断生香"则以江上的笛声比喻,春天的气息容易附着在笛声上,不断散发出芬芳,寓意着音乐的持久魅力和情感的绵延不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音乐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历史、情感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艺术美感的独特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