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去台高草色斑,居人为指望儿山。
忽思游子千峰里,白发当门暮未关。
云去台高草色斑,居人为指望儿山。
忽思游子千峰里,白发当门暮未关。
这首诗描绘了望儿山的景色与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首句“云去台高草色斑”,以动态的云和静止的台、斑驳的草地构成画面,营造出一种空旷而略带荒凉的氛围。接着,“居人为指望儿山”一句,点出了望儿山对于居住在此的人们的意义,他们或许在山中寄托着某种情感或希望。
“忽思游子千峰里”,笔锋一转,将视线从眼前的景物拉远至遥远的山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这里的“游子”不仅指具体的某个人,也泛指那些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人们,他们的形象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
最后一句“白发当门暮未关”,以“白发”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对时间的感慨。同时,“暮未关”则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无尽循环,以及对远方亲人归来的期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高阳酒徒厌拘束,洞箫清夜吹寒玉。
月影微生沧海波,秋声泻入南窗竹。
主人好怀为我开,前除扫叶剜苍苔。
移席传呼秉银烛,飞觞不惜空金罍。
百年交契亦无数,且得共君长夜语。
兰苕翡翠自春风,延平剑合蛟龙舞。
我家茆屋江之西,门闭不闻车马嘶。
携书树底骑牛读,得句樽前洗竹题。
酒酣拊缶山谷响,聊共渔歌答樵唱。
此时半面未逢君,何乃见之辄称赏。
论交不论浅与深,丈夫一语轻千金。
白璧无瑕人所贵,青云有路我何心。
箫声不断酒如注,泓下龙吟月涵雾。
仙人招我归去来,云车相候蓬莱路。
西郊风露夕,凉风入吾庐。
焚膏继昼晷,而还读我书。
简编散芸香,探索味道腴。
玩此圣贤心,油然乐有馀。
四郊久多垒,兵戈政驰驱。
红尘障白日,积胔填沟渠。
安得挽天河,为我一荡除。且当?衡门,兀兀究圣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