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雉江鸥满故都,秋风禾黍撚吟须。
六千里外驱旃旆,五十篇中见版图。
金铉尚期扶日御,玉衡终令正天衢。
书生亦有中原志,那得君王丈二殳。
野雉江鸥满故都,秋风禾黍撚吟须。
六千里外驱旃旆,五十篇中见版图。
金铉尚期扶日御,玉衡终令正天衢。
书生亦有中原志,那得君王丈二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个人对于古典学问的尊崇。"野雉江鸥满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古都的怀念之情。"秋风禾黍撚吟须"则是借用季节的变化来表达一种淡远的情感。
"六千里外驱旃旆,五十篇中见版图"中的“旃旆”指的是古代车骑的装饰,也常用以形容军队的威严。诗人通过对远征和文献记载的描绘,表现了对历史事件的重视和个人学识的广博。
接下来的"金铉尚期扶日御,玉衡终令正天衢"中,“金铉”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礼器,而“玉衡”则象征着时间的准确与秩序的建立。这两句通过对古代仪式和时空秩序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
最后,“书生亦有中原志,那得君王丈二殳”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学者,对于恢复中央王朝秩序的渴望。"那得"在这里表现了一种无奈与不易,"君王丈二殳"则是对理想中的统治者的描绘,充满了对美好政治景象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敬畏、学问的尊崇以及个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
山僧九十五,行是百年人。
焚香犹夜起,喜酒见天真。
生平持戒定,老大有精神。
须知不变者,那减故时新。
巍城十八里,雄壮称洪都。
北郭势迤逦,南浦形萦纡。
连亘控西江,囊括尽东湖。
灌侯遗故址,李相规旧模。
改筑龙沙堤,三方第如初。
得非彫残后,民力不足欤。
得非府库竭,费用不给欤。
当时庙堂上,不主公议欤。
我来客城闉,感慨成欷吁。
今古如一辙,有才能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