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微风雪,长林锁白云。
曳萝山骨迥,汲涧水衣分。
树老花犹在,霜清雁不群。
谁怜捣衣者,此夕几回闻。
飒飒微风雪,长林锁白云。
曳萝山骨迥,汲涧水衣分。
树老花犹在,霜清雁不群。
谁怜捣衣者,此夕几回闻。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林居的静谧与孤寂之美。首句“飒飒微风雪”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宁静的世界,微风中夹杂着雪花的轻柔触感,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接着,“长林锁白云”,长满树木的森林仿佛将天空中的云朵紧紧锁住,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封闭与神秘感。
“曳萝山骨迥,汲涧水衣分”两句,通过“萝”和“涧”这两个意象,展现了林居生活的自然与朴素。山间的藤蔓与溪流的潺潺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居住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树老花犹在,霜清雁不群”则将视角转向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即使树木年岁已高,依然绽放着花朵;霜天之下,大雁不再成群结队,各自飞翔,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隐喻。
最后,“谁怜捣衣者,此夕几回闻”以一个细腻的场景收尾,将读者的目光聚焦于一位在夜晚捣衣的女子。捣衣声在寂静的林间回荡,似乎在诉说着孤独与思念,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林居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