雠书不必天禄阁,林下巾箱且自携。
时有田翁来昵饮,嗟无太乙照青藜。
雠书不必天禄阁,林下巾箱且自携。
时有田翁来昵饮,嗟无太乙照青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学者,专心致志地校正古籍,不需要到繁华的图书馆去。他的生活简单而自给,连笔墨纸砚都是自己携带的。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中,有时会有田间的老翁带着酒来访,这种情景让人感到一丝温馨。
然而,诗中的“嗟无太乙照青藜”则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太乙在这里指的是一种能够点石成金的仙丹,而“青藜”则是指贫困的生活。诗人感叹没有这样的仙丹来改善自己的贫穷生活,但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物质享受不以为然,宁愿选择清贫自在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和意境交融的手法,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于知识与学问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