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怀公意,知公待我情。
五年三过客,九岁一门生。
近访遗文录,重经故里行。
寄书无郑尹,谁为葬彭城。
以我怀公意,知公待我情。
五年三过客,九岁一门生。
近访遗文录,重经故里行。
寄书无郑尹,谁为葬彭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过陈无己墓》,通过对故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历史记忆的珍视。
“以我怀公意,知公待我情”两句表明诗人深切地感受到了亡友陈无己当年的厚意与待遇。"五年三过客,九岁一门生"则描绘了诗人与陈无己之间的情谊深厚,他们曾多次相会,甚至有门生弟子的关系。
“近访遗文录,重经故里行”表明诗人此刻又一次来到了陈无己的墓前,他翻阅着留下的文字记录,再次地走过那熟悉的地方。"寄书无郑尹,谁为葬彭城"则是诗人在思念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能将这份情谊传达给谁呢?即使是在陈无己的墓前,也找不到可以托付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逝去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友情不易、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历史和记忆时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群仙碎剪明河水,须臾变换人间世。
重阴漠漠不分天,万里茫茫更无地。
回飞慢舞忽交急,清壑污渠受平施。
虚光眩转混昼夜,终日纵横绝声气。
埋深矮屋火无功,捲入空檐风挟势。
无同那得羽相似,怪见惟惊犬群吠。
调和稚子割蜜脾,涩缩山翁鸣屐齿。
秃苍捕雀花两眼,戏客捏狮红十指。
径须醉赏腊前三,纷纷尽是明年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