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菖蒲歌》
《菖蒲歌》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蒲生山泽间,水石长为徒。

超然尘土外,秀色清而腴。

印公爱之如寂公,当轩盆植数十丛。

虽无仙人鸾凤状,好事剪拂还相同。

叶如虬须直不卷,根穿石罅连苍藓。

昔闻张生十二节,苏子九花今宛宛。

眼中清气端可掬,此处焉知有尘俗。

去年赠我小石盆,几上团团青一簇。

知君定出聊自怡,此心岂为物所移。

色空都忘心境寂,寥寥独坐轩中时。

(0)
鉴赏

这首《菖蒲歌》由明代诗人释宗泐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菖蒲生长于山泽间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菖蒲的喜爱之情。

首先,诗人以“蒲生山泽间,水石长为徒”开篇,生动地描绘了菖蒲生长在山间水旁的环境,与周围的石头相伴,展现了菖蒲坚韧的生命力和自然之美。接着,“超然尘土外,秀色清而腴”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菖蒲超脱世俗、清新脱俗的特质,其秀美的颜色如同肥沃的土地,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诗人特别提到“印公爱之如寂公”,说明菖蒲不仅因其自然美而受到喜爱,更因其超凡脱俗的品质,被赋予了精神层面的意义。盆栽数十丛的菖蒲,虽未展现出仙人或鸾凤般的奇异形态,但在爱好者的精心修剪下,依然能呈现出相似的美感。

菖蒲的叶子被比作虬须,直而不卷,形象地描绘了其独特的形态特征;根部则穿透石缝,与苍苔相连,展示了菖蒲顽强的生命力和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诗人引用“昔闻张生十二节,苏子九花今宛宛”两句,巧妙地将菖蒲与古代文人的作品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眼中清气端可掬,此处焉知有尘俗”表达了诗人对菖蒲清雅之气的深深赞叹,认为在菖蒲的环绕下,心灵得以净化,远离尘世的喧嚣。最后,“去年赠我小石盆,几上团团青一簇。知君定出聊自怡,此心岂为物所移”几句,描述了诗人收到菖蒲后的心情变化,以及对菖蒲给予心灵慰藉的感激之情。诗人通过菖蒲这一自然之物,寄托了对宁静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菖蒲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态度。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菖蒲之美及其背后蕴含的精神价值。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挽尤端明·其四

忆昨趋湘水,公归问锡山。

惜时为俗累,欠往拜师颜。

不复亲温厉,畴其念险艰。

莫持鸡炙去,老泪不胜潸。

(0)

将至桂林戒弗作诗饮酒

误领元戎太乙旗,提封四履镇南篱。

旄倪争向道涂看,名姓亦为蛮徼知。

时务正殷毋事酒,春光虽好莫言诗。

经营都了家山去,此是从容觞咏时。

(0)

寿应茶马·其三

汉昴殷箕谩拟伦,天将平治启儒真。

钟英宝婺金华地,敛福铜梁玉垒民。

冰壑雪山无点暑,桃溪棠荫有馀春。

绵绵寿脉无穷处,一派根源在至仁。

(0)

山中即事

手挼岩菊嗅寒香,陡觉轻飙透薄裳。

自是苍官添老色,不因青女眩寒妆。

新篘未熟啜茶去,晚稻才收种麦忙。

愿学老农惟苦懒,荷锄归去卧斜阳。

(0)

茅山玉晨观和壁间韵

天风吹我上高峰,上到山头日未中。

便可高眠莫归去,人间易得鬓成童。

(0)

邻水寺有竹数百竿中有孤梅可爱

萧萧劲竹古君子,凛凛孤梅节妇人。

不作东风蝴蝶梦,短篱流水一家春。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