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即事》
《山中即事》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手挼岩菊嗅寒香,陡觉轻飙透薄裳。

自是苍官添老色,不因青女眩寒妆。

新篘未熟啜茶去,晚稻才收种麦忙。

愿学老农惟苦懒,荷锄归去卧斜阳。

(0)
翻译
手握山岩上的菊花,闻着寒冷的香气,突然感到微风穿透了单薄的衣服。
这都是因为自己身为苍老的官吏,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并非因为秋神青女的寒霜之美而眩目。
新酿的酒还未熟,就急着去品茗,晚稻刚收割完,紧接着又要忙着种植小麦。
我希望能像老农那样,只知勤劳与懒散,扛着锄头回家,在夕阳下休息。
注释
手挼:手握。
岩菊:山岩上的菊花。
寒香:寒冷的香气。
轻飙:微风。
薄裳:单薄的衣服。
苍官:苍老的官吏。
老色:岁月的痕迹。
青女:秋神青女。
眩寒妆:因寒霜之美而眩目。
新篘:新酿的酒。
未熟:还未成熟。
啜茶:品茗。
晚稻:晚稻。
种麦忙:种植小麦忙碌。
老农:老农夫。
惟苦懒:只知勤劳与懒散。
荷锄:扛着锄头。
卧斜阳:在夕阳下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日常生活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满足。

“手挼岩菊嗅寒香”两句,通过对岩菊花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俗的情怀。岩菊在寒冷中依然散发出清香,这不仅是对植物生命力的赞美,也象征着诗人的坚韧不拔。

“陡觉轻飙透薄裳”一句,则通过衣物被山风吹透的动作,传递出山中秋冬时节的寒冷,以及诗人在自然中的无拘小节。

接下来的“自是苍官添老色,不因青女眩寒妆”两句,诗人借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自己的心境。“苍官”指的是山林之中常见的松柏,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苍老,这里象征着诗人的年龄增长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而“青女”则是指青石或青苔,通过它们不因寒冷而改变形态来比喻自己内心的坚定和不变。

后面几句“新篘未熟啜茶去,晚稻才收种麦忙。愿学老农惟苦懒,荷锄归去卧斜阳。”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从事农业劳作的场景。这里通过对茶、稻和麦等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描述,以及对“老农”生活态度的向往,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与自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寻求心灵寄托、超越世俗纷扰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杂感十首·其四

杨子幽居五世传,幸留残石伴遗编。

院藏弥勒依金好,楼望童初想玉贤。

底事会心常独笑,未能排闷且高眠。

吟轩何以酬枯臆,禁得庐峰一匹泉。

(0)

自吴门登舟武林二首·其二

碧水照多思,舟中余有春。

最怜从岸草,如恋渡江人。

烟态变浓树,歌声覆绿莼。

浮家达者事,亦未自由身。

(0)

读文信公集二首·其一

倾厦谁能一木支,科名虽蚤幸权迟。

两山雅构方投老,万死余身更出师。

罴虎从风奔羽檄,蛟螭挟水逐牙旗。

芦花燕子金陵道,长有啼鹃血翅垂。

(0)

徐日方水亭雨酌

结宇芜烟际,披纱柳浪间。

新莺同客到,微雨絜春还。

呼取隔篱酒,看他何处山。

重来须荡桨,荷叶已斑斑。

(0)

汪长文张成叔北上便道见访

乌皮几净映莓苔,卧病柴扉昼不开。

庭树叶齐花尽落,屋梁尘动燕初回。

黄金散后青山在,三径荒时二仲来。

借问一尊留茂苑,何如并马向燕台?

(0)

春日讯吴允兆

远树微波黯不分,阖闾城畔寄孤云。

春来尽有还乡梦,除却青山便是君。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