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奠而靡隳兮惟厚。
取财而勿匮兮,惟百耕者馀饩宿陇首。
俾我不武,法其阴德。
彼奠而靡隳兮惟厚。
取财而勿匮兮,惟百耕者馀饩宿陇首。
俾我不武,法其阴德。
这首诗以“补牛尾”为题,通过“八阕乐歌辞”的形式,表达了对大地之德的颂扬与敬畏。诗人张孟兼在诗中强调了土地的厚德载物,取之不竭,滋养万物,尤其是对农耕者的恩惠。他提到,大地不仅提供了丰饶的资源,让农夫们收获满满,还能庇护他们,使他们免于战争的侵扰,体现了大地的阴德——即无形的、深沉的恩泽。
诗中的“彼奠而靡隳兮惟厚”,意味着大地承载万物而不衰败,展现出其深厚的德行。“取财而勿匮兮,惟百耕者馀饩宿陇首”,则描绘了大地慷慨无私,即使被不断索取,也依然能够满足农夫们的需要,甚至让他们在劳作之余还能有所剩余。这种描述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农耕文明的颂扬。
最后,“俾我不武,法其阴德”,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从大地的德行中汲取智慧,避免战争,追求和平与和谐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