鶗鴂芳不歇,霜繁绿更滋。
擢本同三脊,流芳有四时。
粗根缩酒易,结解舞蚕迟。
终当入楚贡,岂羡咏陈诗。
鶗鴂芳不歇,霜繁绿更滋。
擢本同三脊,流芳有四时。
粗根缩酒易,结解舞蚕迟。
终当入楚贡,岂羡咏陈诗。
这首《香茅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萧祗所作,通过对香茅这一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句“鶗鴂芳不歇”,以鶗鴂(一种鸟)的鸣声起兴,暗示春天的生机勃勃,香茅的芳香在春日里持续不断,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霜繁绿更滋”一句,转而描绘了香茅在霜降时节依然茂盛生长的景象,展现出其生命力之顽强。
“擢本同三脊,流芳有四时”两句,进一步赞美了香茅的形态与四季常青的特点。香茅的茎干如同有三条脊背一般挺拔,无论春夏秋冬,都能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表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坚韧的生命力。
“粗根缩酒易,结解舞蚕迟”则通过对比,形象地描述了香茅的根部易于酿酒,而其果实成熟后解结的时间较长,与养蚕的周期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香茅的实用价值,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终当入楚贡,岂羡咏陈诗”表达了诗人对香茅最终将被选为贡品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文人吟咏香茅诗歌的羡慕之情,暗含了对香茅品格的推崇与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香茅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独特魅力,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杖履遵山麓,栏杆列涧阿。
飞梁攒泰岱,画拱压岷峨。
实阁慈恩近,雕宫净饭多。
天台浮海峤,岳麓控江沱。
振锡啼猿下,登堂法雁过。
焚香驯怖鸽,乞食叩灵鼍。
曲径穿黄叶,回廊步绿莎。
崖亭交竹树,石室挂藤萝。
万亿先明藏,三千窣堵波。
双林开觉路,八水渡恒河。
白足依龙树,缁衣住鸟窠。
禅灯围帝释,梵乐奏仙娥。
雪窦偏宜颂,云门不厌诃。
大悲观自在,上首阿难陀。
幻梦清圆觉,真如会密多。
将纫居士服,一榻伴维摩。
间气钟名岳,颓龄睹盛颜。
青霞流碣石,紫雾照函关。
赠枣安期狎,偷桃曼倩閒。
调羹当北极,置酒傍南山。
后院罗丝竹,中亭集佩环。
百僚趋馆阁,九列候朝班。
省问皇情渥,讴歌相业娴。
飞鸾驯竹下,舞鹤啸花间。
赐履来中禁,悬壶得大还。
煌煌海筹屋,遐算邈难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