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其三》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其三》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杖履遵山麓,栏杆列涧阿。

飞梁攒泰岱,画拱压岷峨。

实阁慈恩近,雕宫净饭多。

天台浮海峤,岳麓控江沱。

振锡啼猿下,登堂法雁过。

焚香驯怖鸽,乞食叩灵鼍。

曲径穿黄叶,回廊步绿莎。

崖亭交竹树,石室挂藤萝。

万亿先明藏,三千窣堵波。

双林开觉路,八水渡恒河。

白足依龙树,缁衣住鸟窠。

禅灯围帝释,梵乐奏仙娥。

雪窦偏宜颂,云门不厌诃。

大悲观自在,上首阿难陀。

幻梦清圆觉,真如会密多。

将纫居士服,一榻伴维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诸佛刹的壮丽景象与佛教修行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麓、栏杆、飞梁、画拱、慈恩、净饭、天台、岳麓等地的自然景观与佛教建筑的雄伟壮观。

首句“杖履遵山麓”,描绘了僧侣们沿着山脚行走的情景,体现了佛教徒的修行生活。接下来的“栏杆列涧阿”则展示了山间小径旁设置的栏杆,既实用又增添了一种宁静的美感。

“飞梁攒泰岱,画拱压岷峨”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桥梁和拱门的气势与泰山、岷山相比较,突出了建筑的宏伟与壮丽。随后,“实阁慈恩近,雕宫净饭多”则转向对佛教寺庙的描述,慈恩寺、净饭宫等名称的引用,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

“天台浮海峤,岳麓控江沱”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天台山、岳麓山等名山与大海、江流相连,展现了佛教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接下来的“振锡啼猿下,登堂法雁过”描绘了僧侣们在山林中修行的情景,生动而富有诗意。

“焚香驯怖鸽,乞食叩灵鼍”则展示了僧侣们的日常修行活动,通过细节描写,传达出一种平和、虔诚的生活态度。最后,“曲径穿黄叶,回廊步绿莎”、“崖亭交竹树,石室挂藤萝”等句子,描绘了寺庙内外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佛教修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佛教世界,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丁酉春日感题

隔岁遗愁在,经春改旧容。

世情催白发,老态倚苍筇。

门静无新客,心空有暮钟。

百年成底事,漫作蜜巢蜂。

(0)

客中九日登高

未倦登临兴,其如客感生。

候逢黄菊节,人在白登城。

野旷寒山色,楼高急树声。

谁知云里雁,先我竟南行。

(0)

先公有浮山诗因忆旧游敬步原韵.石龙峰松下

何年巨灵掌,鞭石作苍龙。

鳞鬣自起伏,夭矫成横峰。

环以澄碧泉,荫以偃盖松。

仙人自来去,谁能蹑其踪。

寒涛响清籁,排荡千芙蓉。

何当成独往,九节扶孤筇。

(0)

恭和御制柳絮诗

轻似吴绵薄似霜,相依静院与间堂。

添将挂衲僧衣软,引得穿花蝶翅狂。

无力只缘清露重,有情还逐野云忙。

但空结习无留滞,任点春衣总未妨。

(0)

都门留别

八载郎官清禁从,承恩亲忝大夫封。

乞身不羡陶贞白,受禄犹惭邴曼容。

笔珥延英详议礼,编开崇政广明农。

衰庸只合归田去,九点还余未到峰。

(0)

燕然台怀古

幕府犹余画角哀,军屯争拥紫峰开。

蓬蓬风自群山下,黯黯云从大漠来。

万里专征谁奏续,千年遗址此登台。

书生别有封侯骨,铭勒燕然枉上才。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