曈昽旭日散林霏,树下开门露滴衣。
何处飞来黄蛱蝶,绕篱开遍白蔷薇。
斓斑藓石侵棋路,伊轧茅薝响布机。
稚子山妻悲复喜,渊明今得弃官归。
曈昽旭日散林霏,树下开门露滴衣。
何处飞来黄蛱蝶,绕篱开遍白蔷薇。
斓斑藓石侵棋路,伊轧茅薝响布机。
稚子山妻悲复喜,渊明今得弃官归。
这首《早归》描绘了一幅清晨归家的温馨画面,洋溢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句“曈昽旭日散林霏”,描绘了晨光初照,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树林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接着“树下开门露滴衣”一句,将镜头拉近,聚焦于归家之人打开门扉的一瞬间,露珠沾湿了衣物,细节之处见匠心,体现了生活的细腻与真实。
“何处飞来黄蛱蝶,绕篱开遍白蔷薇。”蝴蝶翩翩起舞,蔷薇花满枝头,色彩对比鲜明,生机勃勃。蝴蝶的自由与蔷薇的娇艳,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斓斑藓石侵棋路,伊轧茅薝响布机。”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棋盘被岁月侵蚀,茅屋中传来织机的声响,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也暗示了劳作的辛勤劳碌。
最后,“稚子山妻悲复喜,渊明今得弃官归。”诗人通过描述家人对归家人的不同反应,表现了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这里借用陶渊明弃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早归》不仅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作,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理想状态的深刻思考和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赞美。
愁人影共。残灯语、夜寒何处寻梦。
淡月微笼,酸风乍咽,严更徐动。孤衾自拥。
听声声、如迎似送。想依稀、长歌短泣,数阕谯楼弄。
多少朱门客,锦瑟弹蛟,玉箫吹凤。
凄凉伴我,吉丁当、打入心孔。
断续随风,又接着、晓钟鸣空。
问鸡人、铜壶漏水几点冻。
早辞簪绂徜徉久,窈窕结成书屋。
筇杖看云,晴窗弄笔,消受灯青酒绿。莳花种竹。
偶佳客过从,论文刻烛。
抵掌朝家,旧事文献推公独。
暖律将回黍谷,介眉称庆处,斑衣簇。
司马蝉冠,中原凫舄,京兆新登除目。
朱颜带笑,锦罽传觞,满堂丝肉。
座上词人,有云间二陆。
绮阁迎新暑。捲湘帘、冰纨初展,红榴争吐。
此日双蛾才画了,十样眉痕重谱。
早试罢、银瓶薇露。
斗帐浓薰宫饼热,听玉箫、吹彻朱楼午。
莲得偶,鸾双舞。彩毫自写香奁句。
想灯前、定情良夜,红窗私语。
佳丽东南浑占断,不分春光归去。
倩乳燕、雏莺留住。
嫁得风流金马客,似当年、络秀传千古。
兰梦叶,天应许。
橘绿橙黄,闽山泠峤,近水更生芳树。
秋老花残,忽讶鲜芬何处。
笑淮枳、异地难同,较木奴、香名偏注。
恍疑他、佛国栽成,麻姑鸟爪应如许。
还思妆阁此日,傍玉盘纤手,转萦情绪。
好友投将,兼赠衍波佳句。
喜南海、霜色移来,把东华、软尘飞去。
留枕边、相伴无憀,卧听蕉叶雨。
丝袅垂杨,烟迷芳草,携樽犹是春游。
忆去年此日,花径风柔。
喜得娇姝相伴,移小步、泥印莲勾。
吹笙罢,纤腰倚树,一笑回眸。难留。
彩云忽散,人一去新来,冷落歌喉。
奈关河迢递,燕语空楼。
唯有孤村残照,画桥畔,野水东流。
停杯处,凭阑望远,白了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