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意向人情满。灯月教同看。中秋虽是十分明。
不比今宵处处、有华灯。艳桃秾李歌阑后。
更醉青楼酒。不妨饮尽玉东西。
横笛声中春色、要君知。
天公意向人情满。灯月教同看。中秋虽是十分明。
不比今宵处处、有华灯。艳桃秾李歌阑后。
更醉青楼酒。不妨饮尽玉东西。
横笛声中春色、要君知。
这首宋词《虞美人·其二》是陈三聘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的繁华景象和浓厚的人情味。开篇“天公意向人情满”,以拟人手法表达了上天对人间欢乐的眷顾,仿佛特意安排了明亮的月光与灯火,使得人们能共享这美好的夜晚。接下来,“灯月教同看”进一步强调了团圆和共享的主题。
“中秋虽是十分明”,点出中秋节月光的皎洁,但词人认为今晚的景色更为独特,因为“不比今宵处处、有华灯”。这里的“华灯”不仅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也象征着世俗的繁华和欢乐。
“艳桃秾李歌阑后”转而描述了宴席上的欢歌笑语,桃花和李花般的美女在歌声结束后,又沉醉于青楼美酒之中。词人鼓励大家尽情享受,“不妨饮尽玉东西”,这里的“玉东西”可能指的是美酒,表达无拘无束的畅饮之乐。
最后,“横笛声中春色、要君知”以笛声作为背景,寓意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词人希望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能够感受到春意和生活的美好。整首词通过描绘中秋夜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欢乐,传达出浓厚的人间温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
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
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