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寒犹滞,甚槐街喧遍、报晴钟鼓。
芳节三分都过二,阑槛几家春聚。
渔父桃花,王孙芳草,休问年时路。
西山今日,高楼心事无数。
那得却扫如君,不知许事,自适閒中趣。
老境闭门思种菜,未要木奴千树。
长剑慵看,酒杯掷下,飞梦沧州去。
化为两鸟,忘机共狎鸥鹭。
馀寒犹滞,甚槐街喧遍、报晴钟鼓。
芳节三分都过二,阑槛几家春聚。
渔父桃花,王孙芳草,休问年时路。
西山今日,高楼心事无数。
那得却扫如君,不知许事,自适閒中趣。
老境闭门思种菜,未要木奴千树。
长剑慵看,酒杯掷下,飞梦沧州去。
化为两鸟,忘机共狎鸥鹭。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词人首先提到“馀寒犹滞”,点明季节转换之际的寒冷还未完全消散,接着通过“槐街喧遍、报晴钟鼓”描绘出春天到来的热闹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迎接春天的到来。紧接着,“芳节三分都过二,阑槛几家春聚”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活力。
“渔父桃花,王孙芳草,休问年时路”三句,词人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渔父与王孙,置身于桃花与芳草之中,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岁月的淡然态度。“西山今日,高楼心事无数”则转而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思考,高楼之上,词人心中有着无数思绪,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忧虑。
“那得却扫如君,不知许事,自适閒中趣”一句,词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如同那位不问世事的隐士,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下来,“老境闭门思种菜,未要木奴千树”两句,词人通过描述晚年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
最后,“长剑慵看,酒杯掷下,飞梦沧州去”三句,词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由与梦想的渴望,仿佛在梦中就能达到心中的理想之地。“化为两鸟,忘机共狎鸥鹭”则是对这种理想状态的进一步描绘,词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相处,远离尘世的纷扰。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词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与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雨晴山出,正城东草软,湖光摇堞。
一点红旗遥指处,万众沉沉初列。
九地潜攻,从天倏下,客主旋相蹑。
阎浮俄震,火云冲散飞蝶。
驰马来者髯公,徼吟弄策,忧国颜成缬。
唤起忠魂应再世,满眼英年人杰。
楚户终强,江流休转,老去馀心铁。
鼓鼙声远,受恩空自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