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僧二首·其一》
《病僧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刘言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竺国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遍浮埃。

如今汉地诸经本,自过流沙远背来。

(0)
翻译
竺国的归途遥不可及,身患疾病我身穿锡衣,尘埃满身行走在漫漫旅途。
如今在汉地的佛经版本,都是从遥远的流沙之地辗转流传而来。
注释
竺国:古代印度的别称。
乡程:故乡的路程。
算不回:难以计算,遥不可及。
病中:在疾病之中。
衣锡:锡衣,指僧人的袈裟。
遍浮埃:遍布尘埃,形容旅途艰辛。
汉地:指中国内地。
诸经本:各种佛经版本。
流沙:沙漠地带,这里指佛教经典流传的艰难之地。
远背来:从远方背负而来,指辗转流传。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因病不能返回家乡的情景。"竺国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遍浮埃"表达了僧人的哀伤之情和身体的不适,"竺国"可能指的是僧人的出生地或所在之地,而"衣锡"则形象地描绘了僧人因病而布满身上的汗水。"如今汉地诸经本,自过流沙远背来"则表明僧人虽然身体不适,但心中仍旧挂念着遥远的汉地和那些佛家经典,从遥远的地方带来了这些精神上的依靠。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遭遇的描写,展现了出家人对于信仰的执着以及身处异乡时的孤独感。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追求精神净化的主题。

作者介绍
刘言史

刘言史
朝代:唐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谶·其二十

日月并行君不动,即无冠子上山行。

更惠一峰添翠岫,玉教人识始知名。

(0)

率题六章.第三章劝修无上道·其三

改缁素容转,体净得金兰。

从修无上道,常乐自然完。

拂拭明珠莹,光发遍界看。

(0)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十四章明三空无性·其十四

君不见诸佛圣人心无碍,为通道化说三无。

虽说三无实无说,心为万境所由居。

正使颠倒造五逆,随情所作并归如。

抱朴澄神念无念,亦不分别灭无馀。

所以安心不择处,了知真俗体非殊。

息虑心空不舍事,名理言行不相扶。

不依六尘心摇动,真如无作顺空虚。

无去无来常不住,心神竭尽亦非无。

不坏于身随一相,不断贪淫而不居。

若谓无差还自缚,言其体异转伤躯。

犹如梦幻无真实,本来非有若为除。

行路难,路难顿尔难料理。

凡夫妄见有差殊,真实凝心无彼此。

(0)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十三章明寂静无照无得·其十三

君不见诸法但假空施设,寂静无门为法门。

一切法中心为主,馀今不复得心源。

究检心源既不得,岂知诸法并无根。

用此无根心照境,照之分明弥复惛。

即此惛心还自照,正照之理未曾存。

照之与境俱差异,是故智士不能论。

世人往往强分别,无中照见乱精魂。

若能智照亡非照,分别智照复还奔。

诸法本尔谁人作,寂静无寂亦无喧。

故知众生颠倒想,还是众生无上尊。

行路难,路难舍痴而非痴。

飞禽走兽我能伏,只个心贼独难治。

(0)

独自诗二十章·其十五

独自乐,但欲求无学。急断三界绳,得免泥□恶。

(0)

四相诗·其三病相

忽染沈痾疾,因成卧病身。

妻儿愁不语,朋友厌相亲。

楚痛抽千脉,呻吟彻四邻。

不知前路险,犹向恣贪嗔。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