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承天寺竹轩》
《题承天寺竹轩》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征衫初解就僧床,惠我翛然一枕凉。

赤日黄尘畏途里,此君风味可能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tiānzhúxuān
sòng / zhù

zhēngshānchūjiějiùsēngchuánghuìxiāoránzhěnliáng

chìhuángchénwèijūnfēngwèinéngwàng

注释
征衫:旅途中的衣服。
僧床:僧人使用的床铺,也指寺庙中的休息处。
翛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一枕凉:枕着的清凉感觉。
赤日:烈日。
黄尘:黄色的尘土,形容环境恶劣。
畏途:令人畏惧的道路或旅程。
此君风味:这里的‘此君’指的是僧床带来的清凉感觉,‘风味’指特色或享受。
翻译
穿着征衣刚在僧床躺下,僧床给我带来了清凉的一枕。
在炎热的阳光和漫天黄沙的道路上,这样的清凉舒适,怎能忘怀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炎炎夏日,旅途劳顿之际,在承天寺竹轩中的一段清凉体验。"征衫初解就僧床",形象地写出诗人旅途归来,解开旅途疲惫的衣物,躺上僧房的床铺,那份轻松与解脱之情溢于言表。"惠我翛然一枕凉","翛然"形容心境舒畅,"一枕凉"则直接表达了竹轩带来的片刻凉意,仿佛炎热都被竹子的清风驱散。

"赤日黄尘畏途里"进一步描绘了之前的艰辛旅程,"赤日黄尘"象征着酷热和尘土,而"畏途"则显现出旅途的艰难。然而,此刻在竹轩中,诗人得以忘却这些烦恼,"此君风味可能忘","此君"指竹子,诗人赞美竹子的高洁品性,暗示自己在竹轩中的清凉感受难以忘怀,竹子成为了他心灵上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答惇上人七首·其五

漫说一言能蔽诗,五千同具刹那时。

向来可与言诗者,得志方能不害辞。

(0)

喜官人悟道

白崖峰顶绝跻攀,到者方知到者难。

闻道裴公才一喏,便从偃老破三关。

人生有限随流去,佛法无多掣电间。

喜见伽陀辨端的,倒骑驴子上幡竿。

(0)

送僧归永嘉

在在常参一宿觉,的的生缘非永嘉。

还我今朝却归去,大千俱属眼中花。

(0)

汝是慧超

问佛如何答慧超,秤锤虽定价相饶。

云中不睹双雕落,箭过新罗十万遥。

(0)

或遗扬州芍药者用元韵二首·其一

似与风光殿后尘,亭亭红艳远看人。

既能障下嫣然笑,移取雷塘十里春。

(0)

题云居寺诗

双涧远输功德水,四山深閟法王家。

曲肱聊寄吉祥卧,缓带来尝安乐茶。

亦有同行木上座,初无引路鹿衔花。

孤峰顶上却归去,回首冥冥云雾遮。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