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涧远输功德水,四山深閟法王家。
曲肱聊寄吉祥卧,缓带来尝安乐茶。
亦有同行木上座,初无引路鹿衔花。
孤峰顶上却归去,回首冥冥云雾遮。
双涧远输功德水,四山深閟法王家。
曲肱聊寄吉祥卧,缓带来尝安乐茶。
亦有同行木上座,初无引路鹿衔花。
孤峰顶上却归去,回首冥冥云雾遮。
这首诗描绘了云居寺的静谧与庄严氛围。首句“双涧远输功德水”,以双涧输送的功德之水象征着佛法的深远与慈悲,暗示着云居寺作为修行之地的神圣与清净。接着,“四山深閟法王家”一句,通过四山的深邃与法王之家的隐秘,进一步强调了寺院的神秘与崇高。
“曲肱聊寄吉祥卧,缓带来尝安乐茶”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僧侣们在寺中修行的生活状态,他们以弯曲的臂膀为枕,享受着吉祥的睡眠,品尝着安乐的茶饮,过着简朴而充满禅意的生活。这里不仅体现了僧侣们的宁静与满足,也暗示了佛法带来的内心平和与喜悦。
“亦有同行木上座,初无引路鹿衔花”则通过描述一位与僧侣同行的木上座(可能是指另一位僧侣或修行者),以及鹿衔花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云居寺内和谐共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鹿衔花的形象,既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佛法的慈悲与万物平等的理念。
最后,“孤峰顶上却归去,回首冥冥云雾遮”两句,以孤峰顶上的归去,以及回头时云雾遮蔽的景象,表达了对云居寺及其所代表的佛法世界的深刻感悟与留恋。孤峰顶上的归去,象征着修行者的最终觉悟与解脱;而回头时云雾遮蔽,则可能是对过去尘世生活的遗忘,以及对佛法世界纯净与神秘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居寺及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宁静、和谐与超脱,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智慧的深深敬仰与追求。
浮图谢朋亲,屏迹藏岩幽。
多规脱徭赋,岂必皆禅流。
自言佛遗经,垦土为愆尤。
不耕徒谷腹,何异鼠雀偷。
告之勿浮食,当须力锄耰。
前修举锹事,千载垂风猷。
奈何哑羊僧,百语不颔头。
皎公老禅伯,雅慕吾孔周。
其徒有如胜,用意非常俦。
欲开千畦田,更办两具牛。
率彼枯木众,躬耕食其秋。
释门有添丁,乃翁坐无忧。
与国助耘耔,疲氓庶其瘳。
此志良足嘉,感之叹绸缪。
昔闻白黑众,十万俱清修。
鸠金置千亩,给供无时休。
于今岂无人,胜也当寻求。
长途触隆冬,一衲寒飕飗。
朱门立雪久,欢喜无生愁。
作诗劝勇往,以俟岁晚收。
《浦江华藏寺如胜上人欲募施者开田佐僧供以长老皎公书来求予诗作二十韵奉勉》【宋·范浚】浮图谢朋亲,屏迹藏岩幽。多规脱徭赋,岂必皆禅流。自言佛遗经,垦土为愆尤。不耕徒谷腹,何异鼠雀偷。告之勿浮食,当须力锄耰。前修举锹事,千载垂风猷。奈何哑羊僧,百语不颔头。皎公老禅伯,雅慕吾孔周。其徒有如胜,用意非常俦。欲开千畦田,更办两具牛。率彼枯木众,躬耕食其秋。释门有添丁,乃翁坐无忧。与国助耘耔,疲氓庶其瘳。此志良足嘉,感之叹绸缪。昔闻白黑众,十万俱清修。鸠金置千亩,给供无时休。于今岂无人,胜也当寻求。长途触隆冬,一衲寒飕飗。朱门立雪久,欢喜无生愁。作诗劝勇往,以俟岁晚收。
https://shici.929r.com/shici/K9fuh.html
喜霁出招提,爱山登嶪岌。
林端已残照,路草犹半湿。
丹崖断云归,翠窦飞泉入。
长天没鸟影,远水动虹吸。
尘襟得必瞰,爽气横来集。
欲逐野僧还,更看空翠立。